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29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的推出,明确表明当下降低企业杠杆率以及“市场化债转股”的大环境。后者最初公开出现是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李克强总理在开幕致辞中将“探索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一项金融领域改革措施披露。与1999年的那一次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债转股来剥离不良资产,以及之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那次债转股不同的是,市场化债转股主要是为了促进实体企业进行财务杠杆问题的解决,这样能够使企业的债务压力得到有效降低。时隔多年,债转股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能否克服曾经政策性债转股的缺陷,发挥预期作用,值得探索。本文试图结合理论与案例,从债转股的动因与经济后果入手,找到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机制下的深层次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通过梳理债转股理论、研究文献,选择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与经济后果为主要研究内容,接着,着重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情况。随后,以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为案例,对其实施过程,从国有企业和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案例的多方博弈情况。最后,从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与经济后果出发,分析本次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后,中国重工在财务绩效与公司治理方面的变化,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时,通常的动机为企业负债的压力、企业经营、盈利的困难、行业的周期性、政策环境的鼓励。(2)债转股的经济后果能够有其特有的方式进行反应。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时,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杠杆率,减轻企业负债压力,促进企业经营与发展。(3)机构投资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会通过行使股东权利、债权人权利、入驻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战略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发行公司治理中,可以对企业的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在以债转股的方式摆脱了过去的负债压力,注入了新的股权力量时,他们一方面会努力提高自身业绩,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会优化公司内部治理。可是,受制于国有企业本身的股权性质,以及经营范围,市场化债转股在公司治理能够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4)在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的选取上,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考虑一体化的实施过程,解决债权转让、债转股、股份退出的问题,使得债转股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旅游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而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人们逐渐开始从旅游行业的视角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在线旅游便应运而生,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们需求的持续旺盛催生了一批批国内外企业进入。作为“互联网+旅游”共同作用形式下的产物,在线旅游行业从线上着手客户的旅游需求,通过互联网将海量旅游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里,中国的旅
地震信号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对地震资料的应用影响很大,基于对10 Hz电磁感应式动圈检波器和加速度检波器进行试验分析,从结果显示,加速度检波器的加速度信号在信噪比高、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