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道德风险下风险投资组合规模的决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m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青睐的目标。特别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取得了高额回报,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加快产业化步伐,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发展风险投资,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在提升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现阶段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然而传统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上,对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考虑得不多。现有的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过程需要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而双方的努力程度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存在双重道德风险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双重道德风险下进行的,与单纯考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相比,其视野更为广阔并更为贴近现实。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投资更多的项目,风险投资家的收益将增加。但由于风险投资家努力投入的水平与投资数目的多寡会有制约作用,投资过多的风险项目会分散风险投资家对每一个项目的努力;如果风险投资家对单个风险项目努力程度降低时,他对该项目提供建议的数量和质量便会降低,风险企业家此时会要求分享较多的利润,同时整个项目的预期收益也有所降低,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使得风险投资家的利润减少。所以风险投资最优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投资家及风险企业家努力投入的水平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均衡。基于这种理解,本文试图对在双重道德风险前提下风险投资组合规模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写作思想主要来源于Kanniainen和Keuschnigg(2003)、Fulghieri和Sevilir(2004)关于风险投资组合规模的理论研究,以及Cumming(2004)关于风险投资组合规模的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是从风险投资进行概述出发,对双重道德风险及风险投资的双重道德风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着重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最优努力投入水平的选择问题,并建立一个基于双重道德风险下风险投资最优投资组合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努力投入的效率和无效用努力投入、项目成功的价值、每个风险项目所需要的初始资金投入等外生因素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当投资组合规模及收益分配比例都是内生时,风险投资组合规模与各参与者自身质量及努力投入的无效用程度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但风险投资最优投资组合规模会随项目成功带来的收益增加而增加,随项目要求的初始投资额的增加而减少。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特特殊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改善我国风险投资的投资组合规模决策环境和运作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货币错配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指的是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时,由于货物和资本的流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计值,因而在货币汇率变化时,其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会受到影
目的:分析存在后遗症的脑梗死疾病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存在后遗症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
创业投资是指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我国创业投资制度建设已经落后于创业投资发展需要,创业投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尕海灌区次生盐渍化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危害甚大。利用竖井排水能排除由灌溉而形成的高矿化浅层潜水,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深度”以下,为冲洗淋盐
目的探究牙周炎治疗中应用碘甘油、甲硝唑、米诺环素三种药物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50例纳入研究,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光伏项目作为新型能源项目,一方面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大力鼓励和支持的项目。在此背景下,D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建设。该项目以电站作为农业工程试点,利用植物上方空间建设无污染的发电站。基于此,如何确保企业能持续运营并为企业创造稳定收益?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论文以D光伏项目为例,对其绩效管理展开研究。首先,在对D光伏发电项目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
我国城郊社区结构的异质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传统的强化管控方式应对乏力。从网络治理视角出发,运用人口、空间、组织和综合网络中的信任、目标共识、参与者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