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云平台、开源软硬件等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强调“人人皆为创造者,处处皆为实验室”的创新2.0时代,创客运动快速风靡全球,以人为本的创造理念越来越得到教育领域的认可与推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开展创客教育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学校可以采用也较为适用的培养模式。而目前众多学校存在有技术、无课程;有设备、少教师;有空间、缺使用的现状。离开课程而谈创客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创客课程是创客教育理念的应然状态向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实然状态转变的桥梁。因此,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探讨创客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校对于创客教育的认识,也有助于研究人员反思目前创客教育的实施情况,推动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学科整合为课程设计理念,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方法论指导,围绕核心问题:“如何设计并构建小学创客课程开发模式,进一步开发具有跨学科性、衔接性的课程资源,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创客课程教学策略模型”,沿着课程开发模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迭代实施-课程效果评价的研究路径,得到一个可行的、有效的小学创客课程开发与实践模式。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创客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小学创客课程开发的CEDS-OSCSIE模式:C(core layer)核心层、E(element layer)要素层、D(development layer)开发层、S(Support layer)支持层,课程开发的核心追求为创客素养的培养,课程开发的要素为“创客空间、项目内容、创客教师、创客学生”;而课程的开发则沿着“课程目标O(curriculum objectives)—开发主体S(developmental subjects)—课程内容C(curriculum contents)—教学策略S(instructional strategies)—课程实施I(curriculum implements)—课程评价E(curriculum evaluations)”路径展开。基于课程开发模型,结合小学学科课程内容与整合课程实际,本研究提出了包含“创新意识、跨学科知识体系、创客能力、创客品格”且以“创客素养”为核心的创客课程目标体系;以“教师、学生、其他团体”为主的课程开发主体;以“逻辑程序、电子设计、艺术原型、结构游戏”为内容领域的创客课程内容体系;经过三轮迭代修正得到以“问题情境-知识探究-创新设计-项目制作-游戏展示-拓展延伸”为教学流程的创客教学策略模型;以“作品评价、学生表现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的创客课程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课程开发模型以小学五年级为例设计了与“逻辑程序、电子设计、艺术原型、结构游戏”内容对应的“少儿编程师(Scratch与生活)、少儿机械师(机器人与生活)、少儿设计师(3D打印与生活)、少儿建筑师(搭建与生活)”的创客课程体系,并且以少儿建筑师部分专题课程为例在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三轮迭代教学实践,以修正教学策略模型。为了验证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纵向与横向结合,量化与质化统一的研究范式,具体而言本研究采用了整合学科知识测试、课程态度调查、创造力倾向测验等量化统计方法;课程迭代师生访谈、课程教学实录分析、学生作品分析等质化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课程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创客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尤其更利于拓展应用以及实验探究类内容;创客课程能够很好的改变学生对于工程设计类课程的态度,而好的态度则是学习该课程的最大动机;创客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倾向与创造力水平。此外,创客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创客素养、核心素养(尤其是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问题解决等维度)、报告书写能力、演讲能力、责任心与成就感、合作意识、自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