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领域论指导建筑创作实践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当前人类对环境充分认识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 料,并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及体会,以大量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出一些看法,试图在环境建筑领域探寻出科学依据,提出一些经科学归纳而形成 的数据,形成或补充专业方面的理论。希望引起政府及广大同行的重视,对行业 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使建筑创作与设计实践过程中将环境最大限度地进行优化组 合,营造出21世纪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生存和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阐明了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采用中外文献资料查阅, 实地调查对象及工程实例分析作为研究之方法。并对目前我国上海地区的环境建 筑设计现状作一些评价。 第二章 环境领域论体系及对人类的影响;确定环境领域论的定义、基本内 容及相关参数,从历史及现实的角度进行剖析,举例说明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人类 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 崇尚自然、塑造改善环境为人类服务;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科学 规律,顺应自然,只能在不违背自然科学的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去改造自然,完 善自然。以人为本塑造人类环境使之为人类服务。 第四章 环境与建筑相辅相成;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阐明环境与建筑的关 系,通过分析、比较、认识、提高四个方面,使人们对环境认识进一步提高,使 观念根本上转变。 从忽视环境的建筑呈非理性及环境与建筑优化结合所具有的生命力二个方 面举例说明,提出一些环境与建筑方面的论点。 第五章建筑创作实践必须注重环境;从环境建筑角度阐述建筑创作实践活 动中,提出各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结合要点并提出一些经归纳形成的科学参数 及定量指标。 第六章 建筑与环境创作设计实例;本人通过多年时间选择六项工程,作为 课题实践,从每项工程的不同要求及实际出发,注重建筑创作与环境塑造的有机 结合,在创造实践中加深体会。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通过工程实践,加深体会,提出论点。 建议扩大调研面,评价、立法、监督。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而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景观规划的工作内容由点到线到面的转变过程
该文从住宅形态的概念出发,试图展开对中国当代城市住宅形态的思考. "住宅问题是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建筑师应履行其重大社会职责之所在".住宅形态则是住宅研究中的
全球环境危机唤醒了人们自然保护的意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生态城市设计理念逐步为人们接受的情况下,具体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关手法的整理显得迫切需要,
该文探讨了如何结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的IDEF(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系列方法进行智能建筑的信息系统集成,并尝试利用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CBR)和IDEF相结合的方
近年来,有关中西方城市的比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比较研究的重点亦有所不同。16-18世纪是古代城市发展最为完善的阶段,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集中体现中
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是我国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工业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出现与以
学位
北京天坛为明清时期皇帝祭天的场所,就其文物、艺术价值,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文通过梳理中国古人对"天"的理解以及皇帝祭天的价值取向,剖
图示思维和空间表达的能力是建筑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设计素质,图示思维是建筑师进行设计时的主要思维方式,贯穿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的始终,空间表达能力是建筑师传达设计信息、
在城市的官方论述和和个人体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分歧与差异.一方面,城市空间在消费主义和宏大叙事的作用下成为意义实现的场所,另一方面,穿越者以一种影像式的观看体验着城
本课题论述和研究的是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的烂尾楼向市区新型小户型住宅的改造设计问题,主要是以上海地区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论文深入调查市场,说明了市区新型小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