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外交部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同时邀请国内外的记者参加。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会就记者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予以回答。发言人的答记者问不同于日常用语,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例如,委婉性,模糊性,含蓄性等等。很明显,发言人的答记者问是一种丰富的,有很大研究空间的语言,因此,对答记者问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我国对答记者问的研究多是从发言人运用语言的策略来进行研究。这种对答记者问语言策略的针对性的研究固然有益于发言人对答记者问语言的运用、把握。但对于答记者问这样一种丰富的语言形式,并没有对其产出和理解给予充分的解释。而关联-顺应理论则恰恰可以给予这种充分的解释。笔者认为,结合中国语用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关联和顺应的角度分析中国外交部答记者问的产出过程,有助于我们对答记者问的深入了解。对于发言人灵活的运用这种语言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从关联-顺应角度分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论文主体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目标,创新点和整体框架。第二章为本文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介绍了关联-顺应模式的基础和主要观点。该理论主张语言应用是一个基于最佳关联的,顺应各种语境和不断选择的动态过程。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运用定性分析和描述的方法对搜集的答记者问进行分析,展示了答记者问产出和理解的本质过程。第五章是结束语,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缺点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文语料从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网站上下载所得。中国外交部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布关于外交事宜的信息,表明关系,策略,决定和态度。具有语料的权威性。作者从2010年每月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中选取两场,总共242个答记者问,然后从这242个答记者问中选取部分作为本文被分析的语料。语料选取标准具有广泛性。选取内容涉及中国外交部答记者问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本论文对所选取的语料从关联-顺应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得出结论。本论文的创新点为在关联顺应模式下,对答记者问进行重新阐释,得出答记者问是一个关联-顺应过程,对答记者问的产出和理解过程进行探索。本研究可能会对答记者问的系统研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