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叶单体隐绿原酸抑制牙周炎及牙槽骨吸收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xfj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高,目前牙周炎的治疗旨在控制疾病的进展并降低牙齿脱落的风险。牙周炎的常规治疗方法,如基础治疗、局部和全身用药、手术治疗等,可以降低牙周细菌的水平,传统的抗菌药物虽然可以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但容易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等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的替代疗法是未来牙周病研究发展的趋势。大量研究证明,辣木叶提取物可减缓多种炎症性疾病的进展,如结肠炎、肾炎等,具有较好的抗炎及抗菌作用。最新研究提出辣木叶水提取物隐绿原酸具有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清楚。本次研究拟分别建立牙周炎细胞及动物模型,首次研究隐绿原酸在实验性牙周炎中是否具有抗炎及抗骨吸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隐绿原酸在实验性牙周炎中的抗炎和抗骨吸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培养巨噬细胞系RAW264.7,用不同浓度梯度(0μM-160μM)的隐绿原酸处理24h,CCK8检测细胞活力;选取合适浓度的隐绿原酸(10μM和40μM)和1μg/ml的LPS共培养24h,qRT-PCR法检测各组炎症因子IL-6、IL-1β、TNF-a、IL-10及骨保护系统RANKL/OPG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p38/p38及骨保护系统RANKL/OPG的表达水平。2.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牙周炎组,隐绿原酸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隐绿原酸+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1个月后处死,HE染色检测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作用;扫描Micro-CT测量牙槽骨吸收情况,q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p38/p38及骨保护系统RANKL/OPG的表达水平。结果:1.体内外实验发现隐绿原酸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及实验性大鼠的毒性作用小。2.体内外实验证明隐绿原酸可以抑制促炎因子IL-6、IL-1β、TNF-a的表达,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且高浓度的隐绿原酸抗炎效果较好。3.不同浓度的隐绿原酸在体内外均能抑制RANKL/OPG的表达,Micro-CT扫描大鼠牙槽骨发现隐绿原酸能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具有骨保护作用。4.体内外实验均发现隐绿原酸可以下调p-p38/p38的表达,且隐绿原酸的抗炎和骨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结论:隐绿原酸具有抗炎及抗骨吸收作用,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其他文献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简称口腔鳞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口腔所有恶性肿瘤的90%。由于缺乏可靠的肿瘤模型,严重阻碍了对OSCC药物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人源性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的高保真亲本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其可以准确地反映临床肿瘤患者的生物学多样性和遗传
学位
目的: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数字化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对于复制两颗不同间距的种植体三维位置时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不同植体间距的3D打印模型中植体精度的变化,以期更好地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首先在3个高仿真下颌牙列缺失树脂模型中植入两颗替代体(SIC,3.3mm柱、4.2mm柱,瑞士),要求替代体中点之间的间距分别为1cm、2cm、3cm。由此获取实验设计的参考模型,分别记为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后生元含片辅助龋病充填治疗14天的人群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探究后生元含片对龋病充填治疗后口腔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招募90名志愿者,分为A组(后生元辅助充填治疗组,41名),B组(龋病充填治疗组,40名),C组(口腔健康组,9名)。所有志愿者在治疗后0、14天采集口腔唾液样本,定义组别为A_0、A_14,B_0、B_14,C_0、C_14。采集的口腔唾液样本进行16S rRNA全长
学位
背景: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技术(PAOO)是一项选择性骨皮质切开术联合颗粒骨移植的外科辅助正畸治疗手段,具有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治疗时间、拓宽牙槽骨体积及增加术后稳定性等临床效果。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治疗(CAOT)提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PAOO由CAOT改良演变而来,近20年来迅速从一小众手术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常规手术,期间其术式、临床应用等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及改良。正畸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PAOO手术操作
学位
目的: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经不同终末冲洗液(2.5%Na Cl O、5.25%Na Cl O、2%CHX、OCT、NS)作用后根管内壁牙本质胶原纤维形貌的变化及不同根管封闭剂(AH Plus、Vitapex、i Root SP、Guttaflow bioseal)对经不同终末冲洗方案处理后根管内壁的粘接强度,探究牙本质胶原纤维结构改变以及与封闭剂粘接强度的关系;研究终末冲洗方案与根管封闭剂的最佳配伍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数字化模拟设计及3D打印技术制备宏多孔纯钛支架,检测其力学性能;并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宏孔支架表面制备微纳米多孔涂层,形成具有宏-微多级孔洞结构的支架,对其进行材料表征并初步探查生物学活性,为构建仿生下颌骨皮质骨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运用CAD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设计出内部为钻石结构和简单立方结构的两类多孔纯钛支架模型,通过选择性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
学位
目的:建立裸鼠牙空管动物模型,通过Activin B调节乳牙牙髓植入根管后的早期微环境,观察血供建立的分布情况、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形成,同时评估Activin B在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临床上拔除的滞留乳牙表面消毒后取出,置于培养液内低温密封送至实验室。一共有5个实验分组,每组6个样本,分别为乳牙牙髓组(A组)、乳牙牙髓+基质胶组(B组)、乳牙牙髓+基质胶+Activin B组(C组),对
学位
目的:WAVE3和KIS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WAVE3和KISS-1在TSCC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WAVE3和KISS-1在TSCC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以及WAVE3和KISS-1在TSCC中的相关性,为TSCC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IHC)检测38例TSCC组
学位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积累经验。方法 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早期肝性脑病患者78例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奇偶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遵医嘱对患者治疗,记录、监测治疗期间的相关生命体征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观察比较两组
期刊
目的: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磨牙缺失后认知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择SPF级别雄性6周龄SD大鼠32只,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三组:双侧组(双侧上颌磨牙拔除,n=11只)、单侧组(单侧上颌磨牙拔除,n=11只)和对照组(不拔牙组,n=10只)。大鼠适应环境后1周建立牙齿缺失模型。建模6周后进行相关训练,一周后采用条件恐惧实验(FC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通过环境记忆测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