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公共政策是政府用于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导引人们的价值观是其重要功能。当前,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良好政策导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公共政策在导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公共政策的制定存在“一言堂”的现象;公共政策的执行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公共政策公共性价值偏离的问题,公共政策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因素,也有公共政策宣传力度的问题,还有公共政策考核体系不健全的因素。解决以上问题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提升政策制定者素质,提高公共政策质量;集思广益,优化公共政策内容。第二,建立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的公共政策评估机制。建立公共政策评估制度;优化公共政策评估过程。第三,完善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的公共政策执行路径。建立高效的公共政策传播机制;加强公共政策的物质和组织准备;建设积极健康的公共政策执行文化;提高公共政策的认同感。第四,健全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的公共政策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公共政策的监督控制机制;重视舆论对公共政策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