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对益阳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进行语音学描写并在非线性音系学理论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包括:(1)益阳方言三字组变调音高模式(2)益阳方言三字组变调与两字组变调的关系(3)节律结构,形态-句法结构对变调位置和变调规则方向性的影响。崔振华(1998)初步归纳了益阳方言两字组变调的规律,提出连读变调总发生在“轻”的位置。鲁曼利(2006)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讨论和分析了益阳方言两字组的变调情况,基本证实了崔振华(1998)对益阳方言两字组变调的归纳。然而上述研究并未对益阳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提供详实的描述和具体的分析。基于作者在2014年对益阳方言三字组进行的田野调查与实验语音分析,益阳方言的三字组连读变调与两字组变调规律相似,但是由于三字组的结构更加复杂,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首先,在五个单字调的变调调值上,三字组的变调值和两字组大体一致,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调值变化,即上声和去声。本文对此差异进行了相应分析,并假设该变异的可能机制是简化规则和中和效应。根据此变调事实,本文得出了变调方向是从左至右、变调范围是以音步为单位的结论。其次,本文采用端木三(1990)提出的“非中心成分重音”假设来决定益阳方言三字组变调的节律轻重位置。本文语料显示,益阳方言三字组变调绝大多数事实符合该假设的预测。但是,(V+N1)+N2类型,其实际变调位置与理论预测的位置不一致。本文分析是因为在此类型三字组词中,外层结构对内部结构具有优先作用,当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指派的重音位置产生重音冲突时,外层结构所指派的重音须优先选择。这是在两字组变调中未发现的关键点。最后,本文采用包智明(1999)的声调表征模式提出了两条音系规则来推导变调过程的表层调:调域同化规则和调形简化规则。非重读音节之所以短,是由于单字调的调形节点左分支脱落导致与之相连的X槽脱落,从而最终导致音节的时长变短。而后,经过调域同化作用复合成获得与前音节相同调域的表层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