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签署,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指出多能互补、供需协调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被列为“十三五”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随着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研究并发展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进
【基金项目】
:
国家留学基金委; 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签署,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指出多能互补、供需协调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被列为“十三五”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随着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研究并发展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进而推进能源系统转型,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契合国家发展和时代要求,本论文聚焦多能互补系统的关键理论,研究系统供需特性,并基于供需协同、多能互补原理提出分布式和集中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方法。研究成果对我国能源系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支撑性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用能需求模拟方法及需求响应策略。论文建立了建筑负荷和电动汽车负荷的多主体模拟框架:在建筑模型中基于多主体异质性定义了用户主体和多类负载主体的状态与行为规则,结合环境属性和主体交互实现多能负荷模拟;在电动汽车模型中结合出行链方法对用户出行模式和充放电模式进行定义,出行链中包含七类出行目的和三类地点的转变,结合无序和错峰充电两类策略模拟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之后,论文基于需求模拟研究了两类需求响应的潜力:在价格型需求响应下计算了阶梯电价、峰谷电价和峰值电价对应的建筑整体和各类电器的节能潜力,体现了用户节能行为的重要性;在计划型需求响应下定义了电动汽车充放电灵活性,并且针对离散资源调度问题,提出了非连续时间序列下的全局优化和分散控制方法,实现了充放电优化调度。(2)研究了分布式和集中式供能系统的建模和优化。针对分布式系统,论文将相关设备的负荷率-效率关联性、温度-效率关联性、电-热关联性(操作可行域)和设备启停、调负荷的影响纳入到系统建模中,采用线性化方法构建了基于变工况特性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双层优化模型,之后结合建筑物和电动汽车的需求分析了各种变工况特性对系统规划和逐时运行的影响。针对集中式系统,本文以快速机组组合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可以用于中长期规划的风光水火储系统扩容和运行优化模型,之后在电力系统模拟中耦合了电解制氢系统优化,考虑了大规模风电投资下的三类制氢技术和两类制氢模式对氢气成本和规模的影响,最后基于蒙西地区的案例数据探讨了我国绿色氢能生产的经济优势和减排效果。(3)研究了分布式系统需求可调度时的供需协同优化。基于已建立的需求模拟和供能系统优化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电动汽车数量和充放电模式对现有分布式系统的影响,通过多主体框架下的系统运行优化量化了无序充电、错峰充电和灵活充放电对系统能源需求、设备运行调度和供能成本的影响。之后,论文在基于变工况特性的供能系统双层优化框架中整合了建筑可转移负载、可削减负荷和建筑物热惰性,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三类可调度需求资源,构建了供需协同的系统运行优化及容量规划模型,对比了各类需求资源参与调度的作用,分析了需求响应和设备变工况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证明了供需协同优化的应用价值。(4)研究了集中式系统跨区域互联时的供需协同优化。首先,论文基于社会经济信息和未来能源供需关系分析了互联区域内建筑、交通、农业、工业等部门的能源需求特性,进而结合各区域可再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性,基于已建立的以快速机组组合为基础的系统优化模型实现了风电、光电、水电、火电、电制氢、各类储能以及高压输电的优化技术组合,探索了供需互补下的经济型碳中和道路。之后,论文研究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通过绿色氢能供应链实现跨区域供需互补的潜力,基于海上风电制氢建立了跨海输配绿色氢能的供应链优化模型,结合30年风力资源数据分析了沿海各省份的氢气成本和出口量,证明了我国在世界二氧化碳减排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其他文献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现代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对正处在发展新阶段的中国而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步入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当前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任务。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对经济发展起到提供资金、管理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对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经过数十年发展已颇具规模,如今探讨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已不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目前,中国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之
龋齿,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破坏性慢性疾病。其发病隐匿,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如不加以治疗,这一常见疾病可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导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为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位重点防治类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龋齿的预防和治疗。目前龋齿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如氟化物、封闭剂、抗菌剂和抗生素的投入以及多种天然植物成分和抗菌肽等。然而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并“要求以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就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
向深部要资源、能源和空间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深地采掘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岩爆等煤岩动力灾害频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会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其防治已成世界性难题。此类煤岩动力灾害的科学实质是高地应力与开采扰动荷载叠加作用下吸附高压瓦斯煤体的损伤破裂和瓦斯运移动力效应。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动载、静载和瓦斯吸附对煤岩体损伤的单一角度进行考虑,且受限于研究手段,动静叠加荷载下煤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并且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过程环节和文本内容设计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迄今未能予以有效解决。因此,当前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30所普通本科院校为研究样本,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
背景和目的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嵴细胞来源的多能干细胞的命运是由上下相关的外在和内在的信号来驱动并控制其分化整合。协同又拮抗的分子信号可以调节神经嵴衍生物的发展并在适当的时间和部位产生适当数量的细胞网络。神经嵴来源的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包含?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然而,在信号网络中调节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命运的关键线索仍是未知。在牙本质发育过程中,来源于颅神经嵴(cr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脂肪和纤维物质在动脉最内层(内膜)的积累。动脉粥样硬化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反映了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动脉粥样硬化)核心的脂质物质的外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变得纤维化,并因积累钙质而钙化。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侵犯动脉管腔,阻碍血液流动,导致组织缺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已是世界范围内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当它影响心脏自身的循环时,就会导致急性
研究背景梅尼埃病(Mienere Disease,MD)是一种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内耳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M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组织病理基础为膜迷路积水。膜迷路积水主要由内淋巴液分泌增多及重吸收减少导致,二者均与离子及液体交换密切有关。溶质载体家族(Solute carrier family,SLC)是人类第二大膜蛋白家族,其中多个亚家族负责离子转
研究背景: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据统计,肺癌死亡病例数约占所有肿瘤相关死亡的18.4%,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6%。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吸烟及空气污染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暴露、遗传及肺部慢性疾患病史等。在我国,肺癌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