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基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时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在多种组织(如骨骼肌、心肌、脑等)缺血性疾病均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但是VEGF蛋白合成的成本很高且在体内不稳定,极易被降解,必须重复给药,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载体将VEGF基因转到缺血组织,使其在体内一段时间内持续表达VEGF蛋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已经在治疗外周梗塞性血管病及心肌缺血中获得成功,但是由于脑组织的特殊性,载体选择和给药途径的限制,VEGF基因治疗脑缺氧损伤的研究一直少见报道。本实验观察将VEGF基因通过pcDNA3.1/rVEGF120真核表达载体转导至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后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fas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组7日龄SD大鼠42只,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分钟同时8%氧浓度低氧2小时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VEGF基因治疗组和空载质粒对照组,将构建的pcDNA3.1/rVEGF120真核表达载体导入VEGF基因治疗组大鼠脑内(100μg/只),空载质粒对照组给与空载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100μg/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各5只。实验组动物分<WP=5>别在6、12、24、48、72小时和7天、14天断头处死脑组织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后制备石蜡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Hoechst染色观察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数。结果:转基因后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VEGF蛋白表达从第三天开始,逐渐增强,持续到14天仍有很强表达;转基因后脑细胞凋亡数减少;bcl-2、bax、fas基因蛋白的表达一般从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小时开始可以检测到,至72小时后检测不到;相比对照组,治疗组促凋亡基因fas、bax的表达减少,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增加。 结论:转染VEGF基因后能够减少脑细胞凋亡,可能通过调节抗凋亡基因及促凋亡基因表达有关的分子机制从而对缺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发挥保护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需要教育鼓励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探究,获取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障碍。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呢?  一、引发探究欲望   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了每節课的练习中。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
期刊
该研究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对新生大鼠进行美金胺的急性毒理学和重复用药毒理学实验,对美金胺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今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作进一步探讨,以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设置了同一个数学情境,面对教师设计的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思路畅通,作答流畅,而有的学生反应迟缓,苦思冥想,思路凝滞,作答语无伦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
现代社会经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致使人才的激烈竞争,人才的竞争又归根为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课题。在课堂都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知识能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以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差异,关注个体已成为重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
期刊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世界教改的一大发展趋势,它将伴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更新,展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冷冉先生把“教会学生学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二是学习方法;三是学习的自我评价和修正。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贵在“自我”,为
期刊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