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身具有的尊严及其实现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马克思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全部思考之中。整体来看马克思毕生的奋斗历程,全都体现了对人类本身命运发展的重视以及对人的自身尊严和实现的不懈追求。马克思对于西方传统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倡导的尊严思想是人类第一次对自身尊严的个体特征、社会本质以及实现方式和一般规律进行的科学解说。以此使得人类更好地认识到尊严现象,理解其具有的本质属性与特性,为人民群众以及广大无产阶级赢得个体所具有的尊严提供了正确的理念,为人的尊严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注民生,打造人民幸福,提升人的尊严,成为当今中国发展以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要从理论上对于人的尊严与实现进行理解和研究,从而促进人的尊严的理论价值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价值的深入发展。本文主要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的著作、手稿等涉及人的尊严问题的论述做历史和逻辑的考察,尝试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的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梳理。在文章结构上,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渊源进行阐述。本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一是康德“人的尊严”观;二是黑格尔“人的尊严”观;三是费尔巴哈“人的尊严”观;四是马克思对于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所提出的“人的尊严”的相关理论进行的批判与发展。从这四个层面对马克思有关思想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前人理论的批判与继承进行阐述,以期厘清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其次,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相关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尊严”基本内涵;二是“人的尊严”实现的基本路径;三是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基本维度。该部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基本维度,即对宗教的批判、异化的劳动、人的发展以及人类解放。本部分也是全文重点论述部分。最后,具体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相关理论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树立和弘扬人的尊严理念;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尊严的进一步实现打下物质基础;三是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人的尊严的具体实施提供精神条件;四是完善民主体制,为人的尊严的实现创造政治方面的环境;五是加强社会保障,为人的尊严的具体实施提供支撑。通过这五个方面阐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相关理论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