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人学杜的热潮奠定了杜诗在宋朝的经典地位,宋代对杜诗的研究亦完成了从创作实践层面向诗论层面的历史总结。笔者在对陈与义系统全面的材料整理中将陈与义学杜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并将论文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在历代诗话诗评的大背景下,全面整理宋元明清批评家对陈与义其人其诗的历史总结与研究角度。并以此为基点系统展开对陈与义学杜问题的研究。第二章,对陈与义字词句源出杜诗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总结陈与义学习杜诗的递进过程,并以五词为例对陈与义学杜进行了追源溯流的考证,更加清晰地揭示陈与义与杜甫的师承关系。第三章,在历代诗评的大背景下析出明代重要诗评家胡应麟“与义得杜肉”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析,深入剖析陈与义学杜问题。首先整理“肉”字引申义以及“肉”在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层面,从先秦到唐代的“肉”字丰腴的审美文化内涵;并从杜甫评诗论书、重骨轻肉角度探讨“肉”的形——神、肥——瘦的含义,以及杜甫的审美观和杜诗遒劲笔力下的丰腴美,得出杜诗实际上骨肉兼具的结论。借鉴吴承学关于古代文学批评的“生命之喻”说,进一步得出“陈与义得杜肉”主要应指辞采与意象较为丰赡,以及风格上的雄浑的结论,进而探讨陈与义丰腴与雄浑的诗风。第四章,在宋人学杜背景下讨论江西诗派学杜三大范式,由此探讨陈与义学杜之法,并以此为基点,进而引入胡氏对三人学杜的不同观点,层层解剖。首先总结了黄庭坚章法谨严、声律拗峭的诗法范式,及其夺胎换骨的具体创作实践方法为后来诗人提供了一条学杜的有效路径。其次陈师道炼字用句学杜,和其有意规避黄诗过于求“奇”造成诗歌生硬艰涩的缺点,而创作出真情实感的朴拙顿挫之作的诗学范式。最后陈与义学杜的不同路径:自然圆转、格高意深,后期雄阔悲壮诗风开南宋诗法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