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一个传统市镇的近代公共空间形成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代国际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城市公共空间这个词汇是西方舶来品,但中国自古就有公共空间的内涵,如街巷、码头、会馆、寺庙等,因此在中国社会环境下,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这个西方词汇的使用方式、文化内涵、形成路径与机制,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与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水而兴,因商而盛”的汉口,近代之前是一个传统商业市镇,不属于作为地区政治中心的府州县城之列,正是这样一个非城制的市镇,因开埠而一跃成为近代大城市。汉口成为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流最激烈的地方,因而选择汉口作为研究案例,进行从“市镇到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成研究,具有不同于“从府州县城到城市”类型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既可以研究近代城市公共空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形成路径和机制,还能够探索近代化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博弈过程,不失为城市空间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个案。本课题首先对在中国社会环境下的“官”、“公”、“私”空间进行辨析,界定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并针对传统都府州县城、传统市镇、近代形成的新城市三种不同城市类型,根据时间序列、空间形态、建设主体和功能活动对公共空间进行分类,为后文城市公共空间的描述与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公共空间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空间的大环境,对近代及之前的汉口城市与公共空间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明确近代汉口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空间大环境下的演变历程,以1861年汉口开埠为界,区分汉口传统城市公共空间与近代城市公共空间,并依据汉口城市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引发社会性质转变的重要节点,将近代汉口城市公共空间分为1861-1911年的晚清时期、1911-1926年的湖北军政府时期、1926-1949年的市政府时期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以期探索近代不同阶段汉口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文化内涵和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路径和机制,揭示汉口近代化历程。明确了历史分期之后,对三个阶段汉口华界和租界中的公共空间类型、活动、特征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得出近代汉口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转化、转变和新型空间的传入;从空间形态、生活方式、建设主体三个方面解读近代汉口华界和租界公共空间从碰撞、渗透到融合的发展过程,揭示近代汉口城市公共空间从二元并立向近代化转型并走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最后,依据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的互动关系,将汉口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历史机制总结为三个方面:西方力量的冲击、建设主体的转变、传统文化的延续。历史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并为现实社会提供理论性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加强现实社会对城市公共空间内涵提升的重视,延续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保留城市集体记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使用需求,推动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加强民众本土文化认同感,坚持开放、包容、主动学习、推陈出新的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
其他文献
农业一直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中旱地谷子在我国农业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保障旱地谷子的健康成长和提高旱地谷子的产量,我们有必要对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
自有品牌战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所关注,无论对零售企业还是对消费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开发度很低。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结构模型,从
外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因,学习者的一切学习活动均由动机引起,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动机有关.本文通过对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综述,分析了高
目的:探讨正常健康儿童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检测28例正常健康儿
<正>试题1(2017希腊阿基米德奥林匹克试题)设a,b,c>0求证:(a+b-c)~2/(a~2+3bc)+(b+c-a)~2/(b~2+3ca)+(c+a-b)~2/(c~2+3ab)≥3/4.下面将试题1作如下双参数推广.结论 1设a,b,c>
期刊
当前国内有关官僚制的研究呈现出研究重心的"非中国化"、研究路径的非"中国历史化"、研究问题的"过渡概化"与"零碎化"的特点。这样的研究导致了我们对中国官僚制结构的透视不
<正>一、材料与方法1.药品与试剂DMEM干粉(美国,GIBCO公司),软脂酸(sigma公司,P0500),胎牛血清(Gibco,美国),PBS粉、牛血清白蛋白(BSA)、胰酶和EDTA(武汉,科瑞生物有限公司),
会议
目的:研究在正常(牙合)范围内轴倾角及冠角的变化,上下牙大小不协调对(牙合)的影响.方法:以模拟实验的方法制备TSD牙模进行人工排牙试验,研究多因素对PAR指数的影响.结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