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摩擦学性能及摩擦诱发相变行为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恶劣环境中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中的各个领域。然而,奥氏体不锈钢的缺点是硬度低、摩擦学性能差,而且易与其配副的对偶材料发生粘着并形成粘着磨损,从而拉伤对偶表面,造成严重磨损。研究奥氏体不锈钢成形过程中的摩擦学问题,探讨在摩擦过程中材料发生的形变和组织演化及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有利于合理地选择摩擦副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改善工件的使用寿命,节约材料和能源。本文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304型亚稳奥氏体不锈钢与不同配副(GCr15轴承钢球和Al<,2>O<,3>陶瓷球)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XRD、SEM和显微硬度测试对磨痕表面和次表层的摩擦诱发相变行为、磨痕形貌、摩擦变形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受载荷影响较大,与GCr15钢球组成配副时,摩擦系数的大小随载荷的变化不明显,与Al<,2>O<,3>陶瓷球组成配副时,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随摩擦时间的增加,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摩擦过程中的磨损量呈现上升趋势,比磨损率呈下降趋势。 (2)摩擦开始至摩擦系数剧烈波动前的一段时间内,摩擦系数较为平稳,这段时间可定义为“摩擦转变孕育期”。载荷相同(50 N)时,滑动速度越大,摩擦转变孕育期越短。 (3)SUS 304不锈钢与GCr15钢球和Al<,2>O<,3>陶瓷球组成配副时的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的综合作用,所不同的是,与GCr15钢球组成配副时,以粘着磨损为主;与Al<,2>O<,3>陶瓷球组成配副时,以磨粒磨损为主。 (4)在摩擦开始阶段的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磨痕表面即发生了摩擦诱发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现象。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导致摩擦变形层产生较大形变和较多缺陷以及晶粒细化,这些变化阻碍了马氏体的形成、长大,从而使得马氏体的诱发转变量减小。 (5)SUS 304奥氏体不锈钢磨痕处的显微硬度从次表层到表层呈上升趋势。在滑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应力导致的晶粒细化、马氏体相变和高密度位错使得磨痕表层的显微硬度随载荷增加而增大。摩擦诱发的马氏体转变量与显微硬度没有直接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工业生产中,有许多的参数需要测量,如压力、温度等,而这样参数中,压力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正确地测量和控制压力是保证工业生产良好运行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易燃易爆材料,在模压腔内压制成型过程中,测量控制其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的压力分布,是工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模压腔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预防由于模压腔内压力过高而引起破坏甚至爆炸。通常,为了测量压力场的空间分布,需要布置多个点传感器,
我们日常可见许多古建筑,大到宫殿庙宇,小到亭台楼榭,那么古人是如何给这些古建筑取名的呢?rn“楼房”一名从何来rn一说是:楼,重屋也,从木、娄声.rn另一说法是《释名·释宫室
期刊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二氧化钛(TiO_2)纳米薄膜,厚度约为150nm。制备出的薄膜在大气环境下进行了等时(0.5h)变温(200℃,400℃,600℃,800℃,1000℃,1200℃)热处理;对0.5h退火的样品在相应的温度下再分别进行退火1h的热处理,退火1h的样品用来测试薄膜的XPS和AFM特性。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
期刊
许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但是他们看到自己糟糕的数学成绩后,就打退堂鼓了。没有好的数学头脑,似乎就无法在严谨的科学领域取得好的建树。现在,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许多世界上的著名学者的数学水平其实不比你强多少。  没见达尔文玩过数学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可谓家喻户晓的科学家,他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了世界。如果我们去参观一下他的故居,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他的房间里,除了书就是标
扇子是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的小物件,它可圆可方,可以满身羽毛,也可以绢纸一张;可繁复精美,也可简约至上.炎炎夏日,人们摇扇纳凉;秋冬时节,人们展扇把玩.戏文里,大家闺秀以扇
期刊
介孔分子筛具有高的比表面、规则排列且可调控的孔道结构。这些特性使其在化工、工业催化、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和制备新型纳米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人们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