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根本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以农民作为投资主体,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其资本形成的企业形态。中国农村改革始于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向以农户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因改革效应而释放的农业剩余通过市场转化为原始资本积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可以这样说,农业剩余是乡镇企业融资的“第一桶金”。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乡镇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增强,外源融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乡镇企业融资呈现新的特征:(1)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出现新趋势;(2)内源融资不断深化;(3)外源融资的体制约束逐渐减少。然而,乡镇企业融资困难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企业融资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乡镇企业正处于增长周期的回落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极为严重的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持乡镇企业对GDP增长稳定的贡献份额面临着严峻考验。我认为制约乡镇企业增长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由于乡镇企业融资能力降低而造成资本形成不足,最终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目前乡镇企业在宏观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所面临的都是与其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相关的问题:一是金融整顿(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与股权交易或柜台交易市场)在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将可能减少乡镇企业其他资金来源的获得;二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乡镇企业长期依赖金融机构贷款而造成的资本金缺乏与信用状况普遍恶化已日益严重,造成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三是金融机构的变化:向商业银行体制转变的各家金融机构开始强化风险意识、改善信贷资产质量,特别是今年开始实行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将大大强化金融机构更加重视信贷质量的意识;乡镇企业不良的资本结构及信用状况恶化,无疑会使得金融机构在向乡镇企业融资时更为谨慎小心。而形成上述制约的根源又都与市场化中介组织的缺乏密切相关。乡镇企业的内在素质不高和外在融资环境的约束限制了其融资能力。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乡镇企业融资主要来自于农业剩余和自身积累的内源融资,结构单一,规模狭小,难于满足其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由于在转型期政府施行重点支持国有企业的政策,乡镇企业长期被排斥在资本市场以外,外源融资,特别<WP=4>是直接融资受阻,缺乏资金的有效供给。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以其劳动密集型经营发展方式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国民经济市场化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竞争力逐渐增强,乡镇企业在管理方式等方面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而且在新的形势下,乡镇企业不仅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制度缺陷日益显现,原有的政策优势和二元结构下城乡分割带来的市场优势也已迅速丧失,由此导致乡镇企业近几年来连续滑坡,积累能力减弱。乡镇企业改制后,地方政府在从其治理结构中的退出在增加企业绩效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市场融资风险。在股权融资方面,我国的乡镇企业已开始涉足。极少量的中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其股票已在深、沪市上市;有的通过收购股权、控股上市公司,达到买“壳”上市;还有的采用逆向借壳方式上市(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上市),等等。但纵观这类乡镇企业,多是那些规模较大、技术较成熟、经营管理较好、经济效益较佳、发展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类乡镇企业,而并非所有或大部分乡镇企业能够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实际上,这类幸运的乡镇企业只占极小的比重。至于债券融资,乡镇企业也受到制约,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育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育。融资困难已成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试图从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表现最明显、矛盾最突出、解决最困难的融资问题入手,在改革以来资金来源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探寻新的资金融通渠道和方式,以期消除瓶颈,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乡镇企业融资,本质上是一个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是在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利用金融政策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本文以乡镇企业融资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及其金融创新工具,研究乡镇企业如何选择可行的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和融资模式,来进行融资活动,以加快乡镇企业资本形成,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本文理论体系的构造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过程。首先分析乡镇企业融资的一般概念与分类、基本特征等,接着具体分析乡镇企业融资方式的发展历程,各种矛盾的互相影响,展开对各种融资结构、融资模式的具体探讨,最后提出构建乡镇企业融资体系的设想和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这样全文形成一个大致完整、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