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质疏松型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时间点尚不明确。本文根据高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结果对比,探讨其最佳手术时机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期间收治进行手术的5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年龄≥65周岁,均有腰背部明显疼痛,VAS评分≥5.0分,影像学资料示腰椎单节段压缩性骨折,无骨折块脱入椎管内。将受伤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者23例设为A组,伤后2周以上行手术治疗者30例设为B組。在术前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手术,记录术前及术后患者疼痛模拟视觉(VAS)评分、受伤椎体Cobb角、受伤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中骨水泥注射量,分别计算VAS评分变化值、Cobb角变化率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观察记录有无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平均年龄77.15 ±8.79岁;B组平均年龄73.05 ±10.05岁。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PKP手术,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明显改善,出院前未出现穿刺相关并发症,但两组间年龄、骨水泥量、术后VAS评分、Cobb角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前VAS评分、VAS评分变化率已经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骨水泥渗漏率(13%)低于A组(16%)。结论:(1)PKP对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手术治疗效果;(2)早期手术组患者VAS评分、经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率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提示早期手术更具优越性;(3)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无明显差异,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早期手术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