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的艺术类型,它以其强烈鲜明的造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但是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限制,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往往忽略了美术作品的视觉性,从外在的标准和方法肢解作品。20世纪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美术教学,尤其是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这正是美术教学对视觉文化做出积极的反应。本文基于对教育理论知识和2011年修订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理解,充分利用现代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美术的视觉特性提出将美术欣赏教学“回归美术视觉特性”,力证“初中美术欣赏课堂回归美术视觉起点”的必要性及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从如何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有效性展开几个方面提出了三种新的教学方法,即直观法、渐进法和比较法。全文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回归视觉起点必要性的分析;第二节是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及方法的论述;第三节是对新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正视其优缺点并加以改进;第四节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论证。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初中欣赏教学要“回归美术视觉特性”应该如何优化课堂,使教与学更加有效。这是我今后较长时间内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要继续探索研究的课题,并为之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