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Lefevere的改写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晚清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的译入情况,认为晚清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是一种成人化的改写。在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引进过程中,晚清时期在翻译的选材、翻译方法、文学风格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晚清时期的翻译以厉志、图强的内容为主,关注探险、科幻、教育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开始了童话和寓言的翻译。绝大多数译作为意译或译述,有的甚至在译作中随意加添自己的创作。多用文言或古白话翻译,小说翻译沿袭传统章回体结构,多以成人的口吻叙述,强调作品的启蒙、教育作用,从而削弱了外国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真实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削弱了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的儿童化特色。Lefevere在其理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改写”,泛指对文学原作进行的各种加工和调整过程,包括翻译、撰史、编选专集、批评和编辑。改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主要受到两种外部因素的限制: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Lefevere的改写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它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深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限制。运用Lefevere的改写理论来分析晚清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的译入情况,就会发现这一时期的翻译深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成人化的特点。晚清时期,中国社会饱受列强凌辱,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启蒙运动中,国人从集体的无意识中逐渐醒悟,要发奋自强、救国保种。社会变革成为当时的主流意识。要社会变革,就要激起民众爱国自强精神,引进西学,重视儿童教育。因此选材包括童话、寓言、教育小说、冒险小说及科幻小说。在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下,梁启超发起了小说界革命,提倡翻译西方小说,强调小说的大众教育功能,小说翻译风行一时,直接造成儿童文学翻译中小说比例的增大。对待文学的功利性态度使得儿童文学翻译成为大众教育的工具,传统的小说结构和文言、古白话的运用目的是为了吸引所有大众,包括知识分子和一般大众,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