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一家系与外胚层发育不良八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nsideCSha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先天性缺牙(congenital tooth agenesi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口腔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6%-11.3%。临床上将缺牙数目为6颗和6颗以上(不包括第三磨牙)称为多数牙缺失(oligodontia),缺牙数目少于6颗则称为少数牙缺失(hypodontia)。根据缺牙是否有伴发症状,又将先天性缺牙划分为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nonsyndromic congenital tooth agenesis)和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syndromic congenital tooth agenesis)。目前已经明确的与非综合型先天性缺牙相关的基因有MSXl和PAX9,大多数学者认为MSX1基因是少数牙先天性缺失和尖牙缺失的主要致病基因,而引起多数牙先天性缺失及磨牙缺失主要与PAX9基因突变有关,另有报道提示AXIN2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多数牙先天性缺失和结肠肿瘤的发生,但是,在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患者中针对MSX1和PAX9基因的突变检出率往往很低,提示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尚存在新的致病基因未被发现,而且已发现的MSXl、PAX9和AXIN2等基因导致先天性缺牙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少汗(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lasia)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先天性多数牙缺失的综合征,其伴有的临床症状包括:高前额、低鼻梁、突出的嘴唇;毛发干燥、脆弱和稀疏;皮肤薄、光滑、干燥;汗腺发育不良甚至缺如;皮脂腺发育不良甚至缺如;免疫缺陷等。大约95%的少汗(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呈x连锁隐性遗传,是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EDA基因突变所致。非综合征型多数牙先天性缺失和少汗(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消化功能和面部容貌,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对于严重缺牙的患者,除了生后对其进行牙齿的矫形、佩戴假牙等对症治疗外,亦可通过遗传学检测发现致病基因,再根据家属的意愿经过产前诊断预防病情严重的患儿的出生。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和少汗(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患者家系,采用多种遗传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以期发现已知致病基因新的突变类型和鉴定新的致病基因,丰富牙齿疾病的遗传学理论基础,为该病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基因诊断为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优质、准确的遗传咨询服务,并根据家属的意愿进行产前诊断,预防病情严重的患儿的出生。方法:收集一个连续4代有患者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大家系,对该家系23名成员(包括11名患者和12名正常个体)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口腔专科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口腔X线片的检查。采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gDNA、cDNA的制备和淋巴细胞建株。采用PCR测序的方法对先证者的MSX1、PAX9和AXIN2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区序列进行检测。对于发现的致病性未知的基因突变,采用PCR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与表型共分离分析;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新突变对基因剪接位点的影响;采用PCR测序的方法针对新突变在100例正常人群中进行筛查,排除为SNP的可能;于致病基因上下游附近选取STR位点,经过连锁分析和单体型分析进一步分析新突变和疾病的关联性;若未发现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则采用连锁分析的方法进行新基因的定位与鉴定。对8例无汗(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采外周血进行gDNA、cDNA的制备和淋巴细胞建株。因所收集的患者均男性,故对常见的导致X连锁无汗(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致病基因EDA基因进行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区序列的测序检测。对于发现的致病性未知的基因突变,采用PCR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与表型共分离分析;采用PCR测序的方法针对新突变在100例正常人群中进行筛查,排除为SNP的可能。对于具有无汗(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家族史的4例要求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于孕16周-20周采羊水并制备gDNA,针对家族中先证者所发现的EDA基因突变进行PCR测序检测,以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致病突变,同时对胎儿的SRY基因进行检测,以判断胎儿的性别。结果: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家系:(1)先证者的MSX1基因存在c.469+5G>A的杂合突变(未见报道),PAX9基因存在c.717C>T和c.718G>C的杂合突变(均为已报道SNP)。(2)家系中所有患病成员MSX1基因均存在c.469+5G>A的杂合突变,所有正常个体均不存在c.469+5G>A的杂合突变。(3)在100例正常人群中未见MSX1基因c.469+5G>A的突变。(4)针对MSX1基因1号外显子和2号外显子之间剪接位点的RT-PCR检测未见异常。(5)在位于MSX1基因上下游约1.66cM范围内的D4S3023、D4S2925、D4S2285三个STR位点获得较大的两点LOD值,分别为3.49、2.97和3.53。少汗(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1)8个家系的先证者均发现EDA基因突变:c.466C>T(家系1)、c.871G>A(家系2)、467G>A(家系3)、 c.663697del"TCCTCCTGGTCTCAAGGACCCCCTGGCCT CCAGG"(家系4)、c.924+2T>A和c.1001G>A(家系5)、c.86101del"GGGCCCCTGCCCGGGC"(家系6)、c.467G>A(家系7)、c.878T>G(家系8)。其中家系1、2、3、7发现的突变为已报道少汗(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致病突变,家系4、6、8发现的突变未见报道,家系5发现的c.1001G>A突变为已报道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致病突变,c.924+2T>A突变未见报道。(2)在100例正常人群中未见EDA基因c.924+2T>A和c.878T>G的突变。(3)家系8中进行基因检测两名男性患者均存在c.878T>G的突变,一名正常男性不存在c.878T>G的突变,曾生育患儿的女性成员均携带c.878T>G的突变,提示表型与基因型共分离。(4)家系1胎儿SRY阴性,EDA基因存在c.466C>T的杂合错义突变,系女性携带者;家系2胎儿SRY阴性,EDA基因未见异常,系正常女性;家系3胎儿SRY阳性,EDA基因未见异常,系正常男性;家系4胎儿SRY阳性,EDA基因未见异常,系正常男性。结论:(1)确认了非综合征型先天性缺牙家系的致病基因为MSX1。(2)发现了MSX1基因一个未见报道的新突变c.469+5G>A,丰富了MSX1基因突变谱。(3)通过基因型和表型关联分析,发现MSX1基因突变即可导致多数牙缺失,也可导致少数牙缺失,即使为同一家系相同的突变,不同的成员缺牙数目亦不相同,说明MSX1具有较强的表型多样性。MSX1基因c.469+5G>A的突变主要导致第二磨牙的缺失,次之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4)首次发现了4种新的EDA致病突变c.663697del"TCCTCCTGGTCCTCAAGGACCCCCTGGCCTCCAGG"、c.924+2T>A、 c.86101del"GGGCCCCTGC CCGGGC"和c.878T>G,丰富了EDA基因的突变谱。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减少护理风险,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针对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护理质量管理的因素,探讨并实施了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通过措施,发现工作中的薄弱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技工教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提
随着社会日益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职业教育价值成为研究热点。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与内在发展逻辑,职业教育价值呈现生命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技术逻辑三重逻辑,分别回应职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以3种红花品种的蝴蝶兰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夜温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5~17℃夜温处理的蝴蝶兰花梗抽出率较高,但花梗长度及平均花苞数以及开花期等指标不如18~20℃处
智能时代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育人目标、教学价值观念、教学模式、技术支持等方面重构智能时代的教学范式既是时代呼唤,也是教学系统不断适应社
基于高压加热器的简化模型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冲蚀模型,对挡板及壳壁可能发生冲蚀的位置进行预测,确定壁面减薄指标,并对加热器蒸汽进口防冲挡板法向速度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