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和快感缺失为主要表现的继发性抑郁障碍。PSD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造成病程迁延,患者出现社交回避以及致残率、病死率增加,是卒中后影响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这一领域正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PSD的患病率,各项研究报道差异很大。国内外文献报道在20%-79%,以40%-50%居多;而在不同病程时期,PSD的患病率也各有不同。一项系统评价总结了1977-2002年的51项基于人群、医院或康复机构的研究,不同研究的PSD患病率有很大差异,合并分析后所有卒中存活者在随访期间的抑郁患病率为33%。样本选择偏倚和抑郁评价方法的不同可部分解释不同研究中PSD患病率的差异。但总的来说,PSD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探明其发病机制,积极防治PSD,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PS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存在2种学说,一种认为是脑部血管病变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情感调节神经通路功能异常,即生物学说;另一种认为社会和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即心理学说。虽然功能残疾会导致患者的情感反应,但早期的对照研究就发现PSD的发病率远高于具有相似残疾程度的骨科或其他系统疾病,提示不能仅仅用心理反应来解释,可能有生物学机制的参与。脑内参与情感调节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位于脑干,其轴突经过丘脑下部、基底节,环绕胼胝体和放射冠,最后到达额叶皮质。当脑血管病变累及以上相关结构时,可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系统平衡失调及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抑郁。有基础研究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脑内不同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发现皮层、纹状体以及海马等处5-HT、NE和多巴胺(Dopamine, DA)等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PSD的发生与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单胺类递质系统异常有着密切联系。临床研究也有报道PS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5-HT、NE和DA含量显著下降。还有文献报道发现5-HT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romoter region,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PSD有关。大量研究证据显示5-HT系统异常参与了PSD的发生。5-HT1A受体(Serotonin-1A receptor,5-HTR1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最多的5-HT受体亚型之一,对该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5-HTR1A分布在不同脑区:在突触前作为自身受体,主要分布在中缝核5-HT能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它们被激活后可以减少5-HT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继而减少神经末梢投射区域5-HT的合成、转运和释放,同时它还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突触间的递质传递;突触后5-HTR1A广泛分布于5-HT能神经传入的前脑区,尤其是皮质、海马、中隔、杏仁核及下丘脑,其激活将引起细胞膜超极化,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近年发现该受体的基因变异参与了情感障碍的发病,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位于人类5-HTR1A启动子区域的C(-1019)G基因多态性。5-HTR1A(-1019)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与抑郁发病相关,结果已被多次重复证实。人类5-HTR1A基因含有一个双重抑制因子:核DEAF-1相关蛋白(NUDR)和Hes5,两者相邻与C(-1019)G多态性位点处于同一回文结构。C(-1019)G能阻止NUDR及Hes5的表达,使其对5-HTR1A基因表达的抑制减弱,从而影响突触前、突触后5-HT1A受体的表达。故笔者认为5-HTR1AC(-1019)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PSD相关。虽然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受体假说能部分解释PSD现象,但仍不能完全阐明其发生机制,且卒中继发的神经损害和神经重塑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参与PSD发生,这使得人们将目光转向受体后的信号转导系统。5-HT1A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偶联G蛋白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因此,G蛋白作为跨膜信号转导的物质基础和众多神经通路的中转站而备受关注,研究较多的是G蛋白β3亚基(GNβ3)基因。Siffert等报道在GNβ3序列中第10外显子(cDNA825位点)的一个多态性转换(C→T)可导致cDNA第498-620位核苷酸(基因序列3566-3688,位于第9外显子)被删除,成为一个截短的活化型剪接变异体Gβ3s。细胞水平上,C(825)T多态性与Gi介导的信号转导改变有关。GNβ3C825T基因多态性已被反复证明与抑郁症的发病及抗抑郁疗效相关,但与PSD的相关性尚无报道。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此方面进行探讨。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5-羟色胺1A受体(5-HTR1AC(-1019)G)与G蛋白03亚基(GNβ3 C825T)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广州地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初步探讨卒中后抑郁的遗传机制。方法:以广州市珠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62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卒中诊断标准;再根据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关于抑郁的诊断标准,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分为卒中对照组109例(男73例,女36例)和卒中后抑郁组53例(男33例,女20例)。所有被试者抽全血2ml, EDTA抗凝,以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应用上游引物5’-GTGGCGACATAAAACCTCA-3’及下游引物5’-TTCTTAAATCGTGTC AGC ATC-3’扩增5-HTR1AC(-1019)G基因,将扩增产物送序列测定检测其C→G多态性;应用上游5’-TGACCCACTTGCCACCCGTGC-3’及下游5’-GCAGCAGCCAGGG CTGGC-3’引物扩增GNβ3 C825T基因,用BsaJ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GNβ3基因825C→T多态性。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卒中对照组和卒中后抑郁组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5,P=0.331)。卒中对照组和卒中后抑郁组两组间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0,P=0.554)。按照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分类比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52,P=0.820)。5-HTR1A C(-1019)G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5-HTR1AC(-1019)G基因多态检测结果显示,在卒中后抑郁组等位基因C、G的比例分别为62/106(58.5%)和44/106(41.5%),在卒中对照组中则分别为177/218(81.2%)和41/218(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94,P<0.001,OR=3.064,95%CI=1.832-5.125),卒中后抑郁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卒中对照组。5-HTR1A C(-1019)G各种基因型分布:卒中后抑郁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7/53(32.1%)、28/53(52.8%)和8/53(15.1%),卒中对照组则分别为76/109(69.7%)、25/109(22.9%)和8/109(7.3%)。两组之间5-HTR1A C(-1019)G各种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718,P<0.001)。GNβ3 C825T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GNβ3 C825T基因多态检测结果显示,在卒中后抑郁组等位基因C、T的比例分别为38/106(35.8%)和68/106(64.2%),在卒中对照组中则分别为104/218(47.7%)和114/218(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3,P=0.044,OR=1.633,95%CI=1.012-2.632),卒中后抑郁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卒中对照组。GNβ3C825T各种基因型分布:卒中后抑郁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3(15.1%)、22/53(41.5%)和23/53(43.4%),卒中对照组则分别为31/109(28.4%)、42/109(38.5%)和36/109(33.0%)。卒中后抑郁组T/T基因型频率高于卒中对照组,但两者差异不显著(x2=3.771,P=0.152)。联合5-HTR1A C(-1019)G基因和GNβ3 C825T基因分析发现:同时携带5-HTR1A(-1019)G和GNβ3 825T等位基因者罹患卒中后抑郁的相对危险度(OR=5.804,95%CI=2.802-12.023)比单独具有5-HTR1A(-1019)G等位基因者(OR=3.064,95%CI=1.832-5.125)或GNβ3825T等位基因者高(OR=1.633,95%CI=1.012-2.632)。结论:1.5-HTR1A C(-1019)G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在卒中后抑郁和卒中对照组患者中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5-HTR1A C(-1019)G基因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2.GNβ3 C825T基因频率在卒中后抑郁和卒中对照组患者中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GNβ3 C825T基因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3.同时携带5-HTR1A(-1019)G和GNβ3 825T等位基因者罹患卒中后抑郁的相对危险度比单独具有其中一个等位基因者高,提示5-HTR1A(-1019)G和GNβ3 825T等位基因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中存在微效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