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的到来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幸福课就是这样一门将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教授学生获得幸福方法的课程。
在国内,心理健康课是和幸福课目标类似的课程,可是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整合现有的心理健康课,设置出操作性强、学生喜欢的幸福课,那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笔者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所执教的罗湖区东湖中学初二年级的33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东湖中学初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压力大、自信程度不够,过敏倾向较重。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资料以及执教以来的经验分析了特区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幸福课的方案设计与实施,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习焦虑、交往能力、孤独抑郁、对困难挫折态度、过敏倾向、恐怖倾向、自制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变化。最后,根据课堂反馈和部分学生、教师的访谈,初步探索总结出初二年级幸福课的实施策略:幸福课的主线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选题须仔细,授课方式要灵活,游戏操作要方便,幸福课老师要示范积极效应,要学习“积极语言”的艺术,要让课堂幸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