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兴消费品不断充斥着中国市场。市场在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收入的增加也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了切实的保障。经历了耐用品消费的几个不同阶段之后,数码产品在消费市场上不断崛起,引人关注。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脑的用途不断广泛,收入的增加使居民更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数码照相机的功能不断被人所熟识,手机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也完成了高档耐用品向生活必须品的转变。本文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是,在整个研究阶段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地区的居民之间对这几种典型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是否有所区别,导致这些区别的深入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进一步揭示城乡居民耐用品消费行为的规律,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提供意见,为厂商制定更好的生产计划提供参考,从而使得市场能够进行良性发展。数码产品既具备耐用品一期购买多期使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更新换代速度快等自身属性,本文选择耐用品保有水平这一影响因素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由于保有水平不仅包含耐用品的数量,而且可以体现商品价格,较之于对耐用品当期消费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微观层面研究城乡居民对典型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选用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2004、2006、2009、2011四年的大型微观调查数据,将样本中的城乡居民按照不同收入和不同地区进行分组,用STATA做多元回归模型,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细致的对典型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分析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等级的消费行为时,将数据样本分为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三类,研究结果简述于下:(1)低收入组对数码产品的购买力有限,对三种耐用品的保有率都不高,价格补贴政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切实可行。(2)中等收入家庭存在购买潜力,但重点应该放在电脑、照相机这两种产品推广上,收入和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较为显著。(3)高收入群体对于基本的数码产品已不存在消费需求,市场需提供更高档次,高性能的产品,从而刺激消费者进行购买。(4)城乡居民对于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存在很大差距,应在农村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广数码产品,促进居民购买欲望。在分析不同地区群体对数码产品的消费行为时,本文将CHNS数据提供的九个省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得到如下结论:(1)东部地区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较高,受教育程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较大,电脑、照相机这两类产品仍存在市场消费潜力。(2)中部地区城镇居民手机的保有水平超过东部地区,可见消费实力不容忽视,是应该重点关注的地区。(3)西部地区对数码产品的普及度不高,若要提高消费水平应从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开始。(4)三个地区城镇对数码产品的保有量差别不大,手机基本饱和,但是电脑、照相机仍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农村地区除手机以外,对电脑、照相机的需求很少,从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更为基础实用的耐用品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