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联动画电影繁荣期的作品——探究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发展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b356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动画曾有过辉煌,在国际中享有盛誉,但中国动画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在数量上有大的增长,但质量上却不如人意。九十年代后,我国转为市场经济,大量海外动漫作品流入我国动画市场,动画制作技术和观念开始转型,脱离了传统动画的制作道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我国动画中,既有借鉴日本动画中的形象,也有来自美国动画中的形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中国动画电影民族性的缺失。而苏联动画电影繁荣期的作品却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较好的融入其中,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   本文将苏联动画电影繁荣期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化含义入手分析,理解其民族化的核心,分两个方向品读苏联动画电影繁荣期的作品,即人文民族化品读和动画造型民族化品读,并从中得出苏联动画电影繁荣期的作品带给我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的启示。同时,指出现阶段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的不足,反思中国动画电影对外模仿和对民族文化认识的不足所导致的动画民族性的缺失。最后,论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思想和审美情趣,结合中国优秀动画作品分析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展现,并从人文民族化和动画造型民族化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的实践方法。中国动画电影应该坚持走民族化道路,将动画电影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手段,重拾中国动画的辉煌,为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超现实主义摄影,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旨是表达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在视觉媒介上的发展与延伸,是从超现实主义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形式和创作手法。
期刊
对赵季平先生的研究不乏其人,大凡立意于他的影视音乐创作,尤其是八九十年代代表性的影视音乐如《黄土地》、《红高粱》等,抑或钟情于他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研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步入春天的同时,中国的服装业也开始形成。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无论从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到营销,中国的服装业和服装人士都缺乏理论和实践的
从平面设计中三维空间表现上的分析,对平面设计发展的现状,探讨平面、三维空间设计的视觉形象。而将往昔的二维平面空间视觉效果,设计成多维空间层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前沿的。近
WTO的加入,使得我国本土品牌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面临着与越来越多与世界名牌竞争的局面。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本土品牌几乎还没有真正让全球认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