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历史研究(1949-2009)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现场调查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历史进程(1949-2009),旨在对60年来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反思,为今后更快、更好地发展中等农业教育提供经验和教训。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的历史(1949-2009)进行了描述。以60年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为界限,将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历史划分为恢复时期(1949-1957)、困难时期(1958-1965)、倒退时期(1966-1977)、调整时期(1978-1990)、改革时期(1991-1997)和转型时期(1998-2009)等六个阶段。同时,将发展历史描述的重点集中于四个方面。主要有:①中央有关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政策性文件的发布;②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科教兴农”等办学思路的形成;③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状况;④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制度、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在对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时期)所表现出的具体特征,详尽分析了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主要有:①遵循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②坚持“农科教”结合办学思路;③采取多层次、多元化办学形式;④适应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揭示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①学生就业途径不畅;②农科特色亟待彰显;③课程设置尚需优化;④办学机制仍未健全;⑤师资队伍相对薄弱;⑥生源素质整体偏低。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及其发展方式的若干建议,主要有:①优化发展环境;②丰富教育内容;③强化农业推广功能;④提升教育教学水平;⑤培植优秀师资队伍;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其他文献
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修订为契机,对合并单元工程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其工程应用中存在的性能指标和应用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器械的更新,许多传统的术式已逐渐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创伤小、恢复快、经济的微创手术.近期我院采用杭州康尔医疗器械公司制造的带冷光源系统
(t, n)门限代理签名方案是指由指定n个代理签名者的群中的t个或多于t个代理签名者合作代表原始签名人对消息进行签名的方案.Hsu等人提出的已知签名者的不可否认门限代理签名方
青年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择业价值取向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祖国的未来。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才,在就业上比起研究生、本科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高
日本是雨水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非常重视对雨水的利用。$$ 东京都每年的降水量达到大约25亿立方米。东京都墨田区是充分利用雨水的样板。1985年国技馆迁到墨田区两国地区后
报纸
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和理论家,他将毕生精力奉献于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不切实用、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旧式教育,建立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做出重要贡献。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