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玉米由粮用向饲料、能源、化工和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利用,玉米生产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大力挖掘品种的产量潜质和培育高产品种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挖掘品种产量的过程中,玉米果穗顶部败育的籽粒和未受精的小花构成的秃尖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减产因素。在育种的研发过程中,育种家和研发人员也将具有秃尖性状的自交系和玉米品种直接进行淘汰,一大批具有抗性好、品质佳、广适度高的秃尖材料直接被弃之不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非常好的产量潜率,但是这些优良的自交系却无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成为育种工作当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前人对于玉米秃尖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生理发育,营养供应,外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但对其在遗传规律和分子基础的研究还很薄弱,限制了品种的改良和利用。本研究以不秃尖玉米自交系666和秃尖玉米自交系T6093为亲本,通过对P1、P2、F1、F2、B1、B26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对玉米的秃尖性状进行了遗传模型分析(其中T6093果穗的秃尖为苞叶外秃尖,即玉米雌穗的苞叶无法包裹整个雌穗,致使雌穗顶端外露,并且裸露部分均表现为秃尖的现象,这与前人研究的苞叶内秃尖有所区别)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基因类型与表型性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计算重组率的同时,也计算基因型与表型性状的匹配度,初步标记出影响玉米果穗秃尖性状基因的位点,进一步阐明造成果穗秃尖的遗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果穗的秃尖性状与非秃尖性状主要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的,秃尖性状表现为显性,非秃尖性状表现为隐性。2.秃尖长度随穗长、穗行数的增多而增加,随着轴粗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和穗重、百粒重等性状呈正相关。3.秃尖长度的遗传模型属于E-1模型,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两对主效基因存在等加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F2分别为64.41%、64%和77.07%,微效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24%、0%和12.31%,玉米秃尖性状的3个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玉米的秃尖性状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少。4.根据分子标记结果,将控制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两个主效基因初步定位于玉米的染色体2.01和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