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祁连造山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其构造演化是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基础上,又经历了早寒武纪古祁连洋发育、奥陶纪洋壳俯冲、志留纪平稳过渡,以及泥盆纪碰撞造山过程。目前,对于北祁连造山带洋壳俯冲阶段尚存颇多争议,对高压变质带中沉积岩的物源归属尚欠深入研究。本文选择北祁连高压变质带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碎屑岩锆石年代学研究方法,对奥陶纪之后沉积岩的物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前人取得的区域构造演化认识,探讨了北祁连造山带洋-陆汇聚至隆升造山阶段周边陆块属性、岩浆活动等关键性地质问题。洋-陆汇聚阶段形成沉积岩组合:样品Q15-04(磨拉石)、Q15-124(变质杂砂岩)、Q15-129(蓝片岩相变质杂砂岩)和Q15-165(变质粉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图揭示北祁连造山带沉积岩的物源时代横跨太古代-早古生代,峰值年龄为:2.5Ga、1.7Ga、1.4Ga、1.0Ga、0.76Ga和0.47Ga。与相邻板块构造岩浆热事件对比分析表明:太古代碎屑锆石主要源自北部的阿拉善地块变质基底杂岩;晚元古代-新元古代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南部、具扬子属性的中祁连地块变质结晶岩系;早古生代碎屑锆石来源于北祁连岛弧火山岩。年龄谱中明显存在0.76Ga峰值年龄,与前人研究提出本区因Rodinia超大陆裂解发育的裂谷火山岩年龄一致,显示这一时期祁连洋初始拉张已形成。样品Q15-80(细砂岩)、Q15-98(变质砂岩)和Q15-102(蓝片岩相变质杂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图显示: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北祁连岛弧火山岩、蛇绿岩以及俯冲杂岩,指示了岛弧火山岩的活动时限540~430Ma,其与前人研究古北祁连洋洋壳的俯冲时限基本一致。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形成沉积岩组合:样品Q15-78(三叠纪砂岩)和Q15-79(二叠纪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图揭示沉积岩的物源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北祁连岛弧以及东昆仑地区。综合以上分析,北祁连造山带高压变质带沉积岩中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相邻的中祁连地块前寒武系变质结晶基底、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系变质结晶基底以及北祁连岛弧,后期造山阶段有东昆仑地区的物源混入,整体具有亲扬子板块的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