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与心尖部起搏(RVAP)对近期和中期室间及室内同步性的影响,明确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有效性和生理性。方法: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0年3月-2011年6月因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37例,将其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S组与RVA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9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程控起搏器记录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根据所描记的起搏心电图,明确RVS和RVA两组起搏QRS波形态特征,及比较两组起搏QRS波时限的差异。RVS组患者术中行X线透视成像,术后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取心室电极顶端所在平面纵隔窗图像分析,准确测量电极顶端距肺动脉瓣及距胸骨中线的距离。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AVTI)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E’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测量左室舒张充盈的时间,即E峰开始到A峰结束的时间(E+A),计算左室舒张充盈的时间(E+A)与RR间期的比值评价房室同步性;测量主动脉射血前时间(APEI)及肺动脉射血前时间(PPEI),计算心室间机械性延迟(IVMD)(APEI-PPEI),评价室间收缩同步性;采集心尖长轴四腔心、三腔心、二腔心切面3个心动周期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进行脱机分析,应用12节段左室模型,测量各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即QRS波起点至各节段收缩期速度峰值时间,并计算其标准差(Ts-SD)及任意两节段Ts的最大差值,评估心室内同步性。结果:1.术后RVS组平均QRS波时限比RVA组短[(160.98±10.64)ms vs (177.78±10.05)ms,P<0.01],RVS组起搏心电图Ⅰ导联QRS形态为振幅小错综波,其预测起搏电极在间隔部位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20%,Ⅰ导联主波方向为小的负向波预测起搏电极在间隔部的敏感性为46.7%,特异性为80%,aVL导联为负向波,Ⅱ、Ⅲ、AVF导联为R波,胸前导联多于V4导联移行,与RVA组起搏心电图明显不同。2.RVS组行胸部CT检查提示电极顶端位置在肺动脉瓣下15-25mm同时水平距离在距胸骨中线20-40mm范围内,其QRS时限为(151.37±12.76)ms,与此范围之外的QRS波时限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37±12.76)ms vs(164.12±15.07)ms,P<0.05]。3.RVS组与RVA组在术后1个月及9个月随访时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等起搏参数相比,无明显差异。4.术后1个月及9个月随访时RVS组与RVA组LVEDD、LVEF、AVTI、E/E’及E/A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房室保持同步性。5.术后9个月随访时RVS组的室间同步性及室内同步性与RVS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RVS组优于RVA组。6.QRS波时限与达峰时间差及Ts-SD有较好地相关性(r=0.487,P=0.002;r=0.491,P=0.002)。结论:1.采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S起搏时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与RVA起搏相比,1个月及9个月时均未见差异,安全可靠。2.RVS起搏位点接近正常的传导系统,起搏心电图QRS波时限较RVA起搏心电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根据CT与QRS波时限的关系可确定电极位置在X线透视下的特征。4.两组术后1个月及9个月时均保持良好的房室同步性;1个月时两组的左室功能及室间同步性、室内同步性均无明显差别;9个月随访时RVS起搏同RVA起搏相比,室间和室内同步性有显著差异,而LVEDD、LVEF、AVTI、E/E’及E/A无明显差异,说明对心功能正常的病人RVA起搏与RVS起搏短中期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未见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