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鼻病毒感染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喘息相关细胞免疫功能初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中人鼻病毒(HRV)的检出情况、流行规律及临床特点,并对有喘息表现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1、收集2017年01~12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性别、年龄、标本采集时间、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临床表现、体征、既往病史及住院时间等。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为:采集鼻咽深部分泌物,分装为三份,第一份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人鼻病毒(HRV)和人偏肺病毒(HMPV);第二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第三份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Pinf1、Pinf2、Pinf3)和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InfA、InfB)。对HRV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情况、流行特点及HRV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2、收集2018年08~12月36例有喘息表现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HRV 阳性13例,RSV 阳性23例)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外周静脉血中 Th1(CD4+IFN-γ+)、Th2(CD4+IL-4+)、Treg(CD4+CD25+CD127-/low)和Th17(CD4+IL-17A+)占CD4+细胞比例;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PMN-MDSCs(CD11b+CD14-CD15+)和 M-MDSCs(CD11b+CD14+CD15-HLA-DR-/low)所占比例。结果:1、36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总病毒检出率为58.6%(215/367),其中HRV检出率达22.1%(81/367),仅次于RSV(29.2%,107/367)。HRV在男、女患儿中的检出率分别占性别总体的22.8%(62/272)和20.0%(1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0,P=0.572);在年龄分布情况上,以6个月为间距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发现HRV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从0-6月龄患儿的13.3%(24/181)可升高到>24月龄患儿的40.0%(8/20),组间分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8.429,P=0.001);在季节分布情况中,按照苏州地区季节特点划分四季,发现HRV在四季均可检出,其中夏季检出率(39.3%,22/56)最高,而在冬季检出率(8.6%,10/116)最低,组间分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26.532,P<0.001);在临床体征中,相较于RSV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而言,HRV 阳性患儿100%伴有喘鸣音(P<0.001),而湿啰音要显著低于RSV感染患儿(P=0.001)。另外,HRV 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伴喘息病史率显著高于RSV 阳性患儿(P<0.001)。2、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Th1和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2.2%(1.5%,6.2%)和 0.5%(0.3%,1.35%),均高于 RSV 感染组的 1.9%(1.3%,3.2%)和0.4%(0.2%,0.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92和0.214);而Th1/Th2比值在HRV 阳性患儿中低于RSV 阳性患儿,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449)。3、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RSV阳性患儿,两者结果分别为0.7%(0.4%,1.5%)和0.5%(0.3%,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而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RSV 阳性患儿,结果分别为1.50%(0.75%,2.55%)和 2.40%(2.10%,3.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于Treg/Th17比值,HRV 阳性患儿显著低于RSV 阳性患儿(P=0.022)。4、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MN-MDSC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MDSCs的比例,结果分别为2.368%(0.834%,8.476%)和0.331%(0.610%,1.1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在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PMN-MDSCs 和 M-MDSCs 比例为 0.810%(0.383%,1.019%)和 1.173%(0.443%,2.24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此外,PMN-MDSCs在HRV阳性患儿中显著高于RSV 阳性患儿(P=0.011),而M-MDSCs显著低于RSV感染组(P=0.034)。结论:1、HRV是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的主要病原之一,HRV的感染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无明显性别差异,常发生在春、夏季节,冬季最少见。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年龄越大,HRV感染可能性越高。相比于RSV感染,H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患儿具有更高的喘鸣音表现及伴喘息病史率,而湿啰音体征相对低发。2、有喘息表现的H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表现出相对更高的Th1细胞、Th2细胞比例,及相对更低的Th1/Th2比值,更低的Treg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更高的PMN-MDSCs及更低的M-MDSCs,结合HRV患儿具有更高的喘鸣音发生率及喘息史,上述细胞免疫变化可能是HR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患儿易发生反复喘息及进展为哮喘,且比RSV感染更易发生的潜在机制。
其他文献
小瓜虫病(白点病)目前是乌江库区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之一。根据遵义县水产站不完全统计,2014年,乌江库区遵义县水域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造成的损失达100万千克,经济价值超过1000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基于客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是指个体对相同客体的两个(或多个)特征的识别比不同客体的两个(或多个)特征的识别更快更准确。双框线索范式可以将基于空间的注意和基于客体的注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而也是当前研究选择性注意的主要范式之一。以往研究表明,知觉和语义相似性均可以独立引导几何客体的注意分配,即不相似条件产生的客体注意效应显著大于相似条件产生的客体注意效应。近年来,
道德规范的形成,根源于人内心的价值判断与内心信念,其形成与发展却受社会外在力量的影响。社会影响力是道德规范形成的主要软约束力,在它的作用下,道德规范呈多样性趋势及双
目的:通过监测癫痫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值,来探讨丙戊酸钠对不同人群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程度,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及癫痫专病门诊就诊的120名癫痫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丙戊酸血药浓度、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维生素D、血清骨钙素以及腰椎和股骨颈区代表部位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