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对整个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也关系着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很多学者对新农村建设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诸多阐述。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还都集中在农村体育场地的建设与开发等局部研究上,而对于系统性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问题研究还少有人涉足。而这方面的研究恰恰对从根本上发展农村体育、增强农民体质健康,乃至整个新农村的建设都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认为:(1)南通市体育管理者对农村公共体育的认识比较简单,大多数认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需要,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民参加健身活动的目的认识清晰,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2)南通市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以娱乐活动为主,在活动项目和健身活动的次数、时间和强度上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南通市农村体育在提供保障上与农民实际需求反差较大,基层群众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精简缩编,而管理职责却在不断膨胀。(3)影响南通市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不喜欢活动和认为没有必要活动;客观因素主要是缺少时间和精力不足。(4)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村体育的因素是: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落后;农村体育组织不健全,分工不明确,缺乏长效机制;农村体育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缺乏,体育指导力量薄弱;“空巢”家庭的增多给农村体育工作带来了难题。建议:(1)以国家投资为主,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的建立,重视农村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体育服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农村体育健身站(点)建设;加强农村体育健身科学研究,注重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2)积极落实现行农村体育相关政策,加强操作性强的新制度的制定。(3)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积极引导农民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农村体育人口比例,推进农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农村体育健身活动持续开展。(4)深化农民对体育的理解,激发农民自觉健身意识,树立正确体育观念。并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服务与改造双重功能,实现农村体育的长效、健康发展;加大对农村各中、小学校体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体育资源优势的社会开放率和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