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因为缺乏可作为担保的资产、信息极度不对称,新三板使企业的知名度增加以及股权转让的流动性增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定向增资、股权质押融资和转板等新的融资模式,融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2013年-2015年股权系统频频出台有利于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政策,新三板整体换手率有显著增加,表明市场活跃性和流动性都有提高,但新三板市场在2015年4月达到交易最活跃期后流动性突然急剧下降,市场成交额也逐渐萎缩。流动性问题导致投资者谨慎投资及恐慌性抛售股份,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问题。自2015年4月后新三板市场流动性逐渐趋于下降的同时,股权质押融资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2015年4月开始每个月的股权质押数目就开始超过2013年全年53次股权质押,2015年底股权质押的数目达到了甚至和2014年全年股权质押的数目持平。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主要目的是为取得融资,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保证了通过定向增发买入股份的投资者将其股份变现,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会导致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的难度加大,但市场却过度依赖定向增发融资,流动性问题会限制以定向增发为主的融资方式的功能。本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造成新三板流动性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流动性欠佳下的情况下股权质押融资是否能满足新三板企业的融资需求?(3)股权质押融资是否适合应用于新三板?股权质押融资的优势在哪里?本文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融资理论和与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以及股权质押融资的文献综述,最后是文献评述,评述中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回顾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三板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由于新三板的融资功能以股份的流动性为基础,如果流动性出现问题会影响市场的投资信心,投资者不敢贸然在新三板上投资,进而造成融资难度增加,本文对影响新三板融资的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具体地分析,提出投资门槛过高限制了投资资金的总量、做市商制度由于牌照未放开做市商数量不足、做市商之间没有形成竞争格局、做市商享受政策红利、新三板企业股权集中度过高以及与主板市场具有联动性、投资者预期的政策落空等这些都是造成新三板整体流动性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新三板企业的融资方式分析。由于企业挂牌新三板为的是有更多的渠道获得融资,因此在本文对新三板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转板和并购重组也是实现融资的两种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寻找合适的融资方式。第五章,案例分析。案例选择了符合大多数新三板企业特征的轻资产的、具有较多限售股的、在半导体行业细分行业排名第六的新三板企业同辉信息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股权质押融资的应用性。股权质押融资在本案例中具有以下的优势:同辉信息进行股权质押融资7次,进行过5次定向增发,公司进行定向增发后一般不会再进行持续的定增,辅以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满足了公司不想稀释股东股权、避免控制权分散的目的;由于公司轻资产的性质较难从传统贷款获得资金,股权质押融资质押物为股权,具有易变现和优先受偿的特点;同辉信息拥有较多的不能够进行转让的限售股份,股权质押融资能盘活不能流通转让的受限股份,能将存量资金转换为动态的资产,使股权充分流动起来,提高资金融资效率;股权质押融资的资金使用自由度较高,企业只需在合理范畴内使用资金和保证款项的到期偿还。定向增发在新三板流动性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发行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股权质押融资拓宽了在不适用于定向增发或定向增发有困难情况下的融资途径,这对新三板上的轻资产、具有较多限售股且想保持公司控制权的企业融资非常具有实践意义。通过对同辉信息在股权质押融资前后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的分析得出股权质押融资的效果较好,对同辉信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对股权质押融资进行了风险分析。质押的股权的价值受经营状况、政策变动、经济环境以及股权流动性的影响。股价跌幅较大时,由于要将质押的股票价值维持在平仓线上,要及时补充保证金或追加质押,否则会面临被平仓的风险。同辉信息在质押期间的股权价值相对较稳定,而且同辉信息质押的大多数股票是限售股,被平仓的风险较低。另外,股权质押使得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从而产生代理问题,股权质押使质押股票的股东的持股成本变低,可能会做出谋取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在A股市场上确实有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掏空公司的事件发生,但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受到各种监管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证监会的监管,道德风险比一般的民营企业小,在本案例中分析公司资产增长情况、将公司与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了股权质押融资后公司稳健经营企业,资产增长也在正常范围内,较好地把握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排除了企业经营恶化或恶意掏空公司的行为。任何融资方式都不是完美的,股权质押融资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不能单一地依靠某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应采取多元的融资方式。第六章,建议。对于推广股权质押融资在新三板的应用提出了建议。第一、鼓励证券公司为企业提供股权质押服务,能扩大了资金供应来源,一方面主办券商对挂牌企业已进行过尽职调研,对企业有较准确的估值,另一方面主办券商自由资本规模保证了券商资金投放的方向正确。第二、通过健全质权人利益保障的机制能有效降低质权人的风险,对股权质押融资的应用起到推进作用,因此可以针对出质人制定相应的通知制度,在新三板股权质押的运用中,质权人和出质人还可协商约定是否采用警戒制度。第三、分散或降低股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势必会有更多的机构愿意为股权质押融资提供资金,保险公司可以推出与股权质押融资相关的专项保险业务分散股权质押融资风险,也可考虑发展第三方机构协同质权人、保险公司为新三板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第四、新三板质权实现机制越完善,质押的股权实现越容易,质权人越愿意发展股权质押融资的业务,完善新三板市场的建设有利于保障新三板质权实现机制的实现。股权质押融资的定价基础仍然是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定向增发也离不开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因此完善新三板建设的一个方面是提高流动性,鼓励发展新三板股权众筹、混合交易制度以及引入公募基金都有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将新三板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联结起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将提高新三板企业的股权流通性,质权人行使质权更容易,因此完善新三板市场的另一个方面是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具体措施如加快分层制度建设、建立合理转板通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学术界对提高流动性研究集中于新三板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方法以及新三板涉及的法律问题等,鲜有探索新三板除定向增发外其他融资方式的研究;学术界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的研究较多,且多探讨相关的法律问题,对股权质押融资应用于非上市公司的研究较少,本文从企业角度探索以股权质押融资的方式发挥新三板的融资功能,为中小企业在面对流动性困境时解决融资需求提供思路,提出了对发展新三板股权质押融资的一些业务创新和制度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新三板市场发展时间短,相关的文献和数据资料较少,新三板企业的信息披露不完全,许多关于案例的资料和数据仅能从公司公布的年报以及相关的公告中获取。(2)由于案例分析中的公司交叉使用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融资,在衡量融资效果时很难定量分析到底是哪项融资方式对企业经营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