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我国传统针灸理论认为,得气是临床上针灸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得临床疗效的主要标志。针刺得气不仅是受试者和针灸医师双方的主观感受,更是机体在针刺刺激下,机体机能状态的一种反应。目前,针刺得气已引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医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得气作为患者及医生对针刺的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经过多年研究,针刺得气与疗效的相关性已得到部分认可,然而针刺得气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特点及规律的研究尚缺乏。现国内外得气相关研究中,普遍将患者对针刺的感受(即得气感)作为判断针刺得气及针刺疗效的主要依据,并应用得气量表来量化具体评价患者的得气感。通过课题组前期对73例量表信度效度检验试验数据的分析,结合得气理论内涵与临床实际,在梳理得气相关概念及分析现有判断得气与否和得气强度方法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对双侧同名经单穴一次针刺治疗中针感量表记录结果进行得气与否和得气强度的判断方法,现期望利用此方法进一步探究得气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特点及规律。目的:拟通过分析9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初步探索得气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特点及规律,从而验证针灸临床对得气感特点的认识,为得气理论提供循证医学临床依据。方法:以《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为得气评价工具、以各时点VAS差值作为临床效应的评价指标,对96例毫针针刺得气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不同针刺方法得气强度、得气感出现时间、得气感持续时间、得气传导及放射、得气感成分及强度的情况。采用相关分析、组间得气特点比较与组内得气特点亚组比较等方法,分析毫针针刺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的得气特点和规律以及得气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特点。结果:(1)针刺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的得气特点:①毫针粗针深刺施平补平泻手法干预三阴交穴的得气特点:多为强得气,占65.1%;得气感出现时间均为行针lmin内出现为主,占88%;得气感持续时间以0-20min为多,占62.8%;得气感中出现传导及放射的为主,占74.4%;近心方向的以传至穴与膝之间为主,远心方向的以传至足底为主;得气感成分出现率超过50%的有胀满感、麻木感、传导感与酸感;得气感成分强度双侧评分之和大于1.5分的有胀满感、麻木感、传导感与酸感。②毫针细针浅刺不施手法干预三阴交穴的得气特点:以弱得气强度为主,占88%;得气感出现时间为行针1min内出现为多,占56%;得气感持续时间以0-20min为主,占80%;得气感中出现传导放射感略多,占52%;其中,近心方向以传至穴与膝之间的为主,远心方向以传至足底为主;得气感成分出现率超过50%的有胀满感与麻木感;得气感成分强度双侧评分之和大于1.5分的有胀满感、麻木感。③合并两种毫针针刺干预方式后三阴交穴的得气特点为:以弱得气强度为主,占54.4%;得气感出现时间以行针1min内出现为主,占76%;得气感持续时间以0-20min为多,占69.1%;得气感出现传导及放射为多,占66.2%;其中近心方向以传至穴与膝之间为主,远心方向以传至足底为主;得气感成分出现率超过50%的有胀满感、麻木感、传导感与酸感;得气感成分强度双侧评分之和大于1.5分的有胀满感、麻木感、传导感、酸感。④粗针深刺行平补平泻手法较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针刺三阴交穴得气强度更强、得气感持续时间更长、出现传导感更明显,且胀满感、传导感和酸感强度更强。(2)得气特点与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关性:①在期得实得组中,得气感成分中的沉重感与针刺即刻镇痛效应有显著轻度正相关(r=0.316>0.03,P=0.039<0.05);得气感持续时间、麻木感与针刺后镇痛效应有显著轻度正相关(r=0.314>0.03,P=0.04<0.05;r=0.336>0.03,P=0.027<0.05);出现近心传导与针刺后镇痛效应有显著中度正相关(r=0.614>0.05,P=-0.045<0.05)。②在期不得实得组中,得气感成分中的跳动感与针刺后镇痛效应有显著中度正相关(r=0.529>0.05,P==0.007<0.05)。③在总实际得气组中,出现近远心传导与针刺后镇痛效应有显著中度正相关(r=0.526>0.05,P=-0.025<0.05)。(3)得气特点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①在期得实得组中,有无得气传导及放射两组组间针刺即刻及持续镇痛效应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05均<0.05),得气强度、得气感出现、持续时间、得气传导放射方向、其余得气感成分的有无组间针刺效应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②在期不得实得组中,得气特点的有无组间针刺效应的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③在总实际得气组,有无得气传导及放射组组间针刺持续镇痛效应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得气强度、得气感出现、持续时间、得气传导方向、其余得气感成分组间针刺镇痛效应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1)针刺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的得气特点(所有得气者):得气强度以弱得气略多,得气出现时间以针刺1min内为主,得气持续时间以0-20min为多,出现得气传导及放射为多,近心方向传导以传至穴-膝之间为主,远心方向传导以传至足底为主,得气感成分主要为胀满感、麻木感、传导感与酸感;(2)得气特点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所有得气者):出现得气传导及放射能获得更好的针刺持续镇痛效应,近心方向传导、近远心方向传导及跳动感与针刺后镇痛效应中度相关,麻木感、得气感持续时间与针刺后镇痛效应轻度相关,沉重感与针刺即刻镇痛效应轻度相关;(3)前期研究发现,粗针深刺施手法干预方式较细针浅刺不施手法更易产生得气,实际得气率更高。本研究显示:得气率高时(粗针深刺施手法)较得气率低时(细针浅刺不施手法)得气强度更强、得气感持续时间更长、得气传导及放射出现频率更高,胀满感、传导感和酸感强度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