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查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研究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查询系统,对其关键技术—Web数据库连接技术和Web数据库查询优化算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采用ADO和ASP技术的Web数据库连接技术和基于遗传算法的Web数据库查询优化算法。并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应用背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东北大学数字图书馆OPAC(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系统。该系统采用Web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东北大学馆藏数据库的网上信息查询功能。OPAC系统一共包括七个模块,分别为:书籍信息查询模块、新书通报模块、读者信息模块、留言与公告模块、催还通知模块、预约通知模块、期刊篇目查询模块。针对书籍信息查询模块中参与查询的数据源多,数据量较大以及各种数据源的查询处理能力差别较大等特点,本系统采用了结合数据源查询处理能力的遗传算法来求解多数据源连接查询优化问题,并设计了与问题相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编码方法、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最后通过实验测试,书籍信息查询模块在使用遗传算法后查询效率获得了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由于软件功能扩展、用户需求改变和修正bug等原因,软件产品需要不断的被更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利用Internet进行客户端软件的自动更新成为一个可行并有效的方法。通过
作为一种自动化的程序验证方法,近几十年来模型检测技术在软硬件程序、通信协议以及安全协议等领域的正确性分析和验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模型检测中,使用一个有限的系统
本文介绍了基于PCI总线的数字通信接收终端的数据接收、处理和采集相关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整个系统由工控计算机和自行研制的PCI总线数据处理采集卡及其设备驱动程序组成,其
32位微控制器(MCU)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其支持的应用已从简单的工业控制扩展至复杂的电子通讯设备。其中,音频播放是很多电子产品必须的功能且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为了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过程中,彩色视频序列中目标物体的定位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主动形状模型(ASM)在灰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相关硬件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们对文化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的需求,视频点播(VOD)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课题。在众多的领域中,校园网在软硬件
Web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日益增多,而XML技术的出现则正是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问题。XML己经逐渐成为Internet上数据的表示标准和交换工具,它为数据库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升级,人们可以随处拍摄视频并将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但是由于视频占用的空间较大,给互联网的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带来了巨大的
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合一的加速,微型化和专业化成为发展的趋势,嵌入式产品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
语义缓存是一种基于历史查询及其描述的缓存技术,在分布式计算环境有广阔的应用环境,因其节约网络开销、节省查询处理时间、支持并发和网络断接下的数据处理等特点而具备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