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谷秧歌发源于太谷而得名。经历宋、元两朝迄至明代,这种即兴演唱的田间小曲逐渐演变成载歌载舞的街头表演。当进入清末民初,太谷秧歌虽然唱腔仍然保留了民歌的特点但在表演形式上已演变成戏曲剧种,使太谷秧歌中的“舞”逐渐弱化。当代学者更多的是从社会学角度探求太谷秧歌的历史、社会价值,研究多偏重在曲调、旋律以及剧本分析等,对太谷秧歌舞蹈艺术价值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使太谷秧歌的可看性增强,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1、通过分析和比较太谷秧歌同戏曲舞蹈及其它一些舞种在程式化、生活化、虚实相生等三个方面的相似性,得出结论:太谷秧歌具备提取动作元素的特征。2、在田野考察和对罗雄岩“动态切入法”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从太谷秧歌中提取舞蹈元素的三个主要途径:多种因素,即太谷秧歌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宏观、微观因素的影响,从中提取舞蹈动作元素必须参考这些因素才能对动作做出准确的取舍。纵横探索,即沿着太谷秧歌形成与发展的时间脉络这一纵轴和它与其它学科、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横轴,从多个角度全面挖掘和把握太谷秧歌舞蹈动作、动律的风格。贵在升华,即在掌握各种历史资料及编创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技术再创作。3、对如何从太谷秧歌中提取动作元素并抓住本质形成具有风格特点的舞蹈动律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成果有:在对秧歌中的人物内心情感揣摩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的寒冷多风以及当地人的穿衣打扮、民俗民风,主要以旦角为例来提取头、肩、手、脚等元素动作、动律。吸收当地拳术—形意拳的套路技法,利用两者对“身”、“形”、“神”相通的运动规律,将武术动作融入太谷秧歌舞蹈中。通过对太谷秧歌曲调的反复倾听揣摩,主要以丑角为例,在把握其音律、节奏、速度的基础上,根据音乐轻重缓急来帮助舞蹈塑造人物形象发展动作。运用舞蹈编导学理论对原有动作进行解构再创作。运用在太谷秧歌中捕捉到的动作元素进行分解变化,通过造型发展舞段,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流畅动势。运用这些方法使太谷秧歌中的舞蹈动作在保持质的同时加以量化,为太谷秧歌在舞蹈方面形成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舞蹈动律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