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发病隐匿且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以致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5年存活率仅为20%-30%。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化疗,但约60%~70%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了耐药和复发转移。因此,寻找早期诊断手段及有效治疗方法,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CAI2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卵巢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但CA125水平在生理排卵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及子宫腺肌瘤等妇科良性疾病中也会升高,出现假阳性结果,可见其用于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不佳。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卵巢癌相关的新的分子标志物不断问世,也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2012年NCCN指南中,推荐用于复发卵巢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只有抗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此外,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如HER1、HER2、HER3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等分子的靶向治疗的药物也研究较多。其中,HER2是乳腺癌治疗的经典靶点,上市的药物有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有研究表明,HER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并且HER2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相关。目的:鉴定与卵巢癌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合理选择潜在的治疗靶点,通过构建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人源优化抗体并鉴定新抗体的体内外功能,初步探讨新抗体抑制卵巢癌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收集患有妇科良性疾病的女性血清样本68例,检测其血清HE4和CA125的水平,进而评价HE4在诊断卵巢癌中的特异性。2、采用生物芯片的技术手段对HER2、HER3、IGF1R等分子在卵巢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3、利用Cre-LoxP重组系统构建大容量表位定向抗体库,用于新抗体的筛选并鉴定新抗体的体内外功能;4、利用pCMV抗体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全抗表达载体,对抗体的抗原结合、亲和力、抗原表位及体内抑瘤等效应进行初步鉴定;5、利用卵巢癌细胞系SKOV3,在体外鉴定新抗体对其迁移、凋亡、ADCC及信号转导等的影响。结果:1、患有妇科良性疾病的女性血清中,HE4水平的增加低于CA125,表明HE4在诊断卵巢癌的特异性优于CA125。2、HER2、HER3、IGF1R等分子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均可作为卵巢癌潜在治疗的靶点。3、基于HER2-pertuzumab的复合物结构及作用模式,利用Cre-LoxP重组系统建立了大容量表位定向抗体库,并从库中筛选出了1株潜在而亲和力提高的优化抗体,表位没有发生漂移,且与抗原的结合能力及体内抑瘤能力均有增强。4、经真核表达纯化获得了M5抗体,M5能够发挥体内抑瘤效应,其机制可能在于:抑制细胞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发挥ADCC效应、阻断HER2下游信号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