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目的是回答这个问题:2013年大陆公立学校教科书如何教孝道?这个问题是重要因为孝道是儒家核心的概念,可以代表儒家2013年在大陆的状况。孝道是儒家的核心概念,有特点,把它找出来比较简单。古代孝道要求孩子尊敬父母,好好照顾父母,父母犯错时提意见,也有丧礼等等。孝道把个人的身份定位家庭的成分,把家庭作为社会的目标。虽然孝道是中国传统的概念,也有人谴责,说孝道产生父母与孩子对立的关系,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支持封建社会,抑制近代化。本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论孝道的传统背景,包含商厦和先秦时代。这个部分里,《诗经》、《论语》、《孟子》、和《24孝》对孝道有关系的句子或列子都会包括。第二部分论2013年的教科书如何教孝道。这些教科书是人民出版社的,是很多中国大陆公里学校用的教科书。第三部分进行对古代孝道和2013年教科书孝道的对比。讨论孝道的国内外的哲学家也有想法,每部分处处都有。第一部分提供孝道的定义,和孝道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商厦、先秦时代)是怎么发展的。《诗经》的几句话证明孝道是中国文化一直有的传统概念,不只是儒家的一个概念。《论语》里的话展示孝道在先秦哲学中的特点:顺从父母,尊老敬长,控制脸色。《孟子》的故事暴露孝道和道德中间的冲突,还有贤王的解决方式。《24孝》表明孔子去世后,孝道的发展路线。《孝经》的孝道与先秦的稍微不一样,这个区别会论出。第二部分概括20世纪的重要事情,提供对下面分析有帮助的历史背景。Hu Shaohua和John Makeham已经下了不少功夫把20世纪的事件概括。本论文引用他们的记录来提供近代儒家的历史背景,然后直接进入对教科书内容的讨论。教科书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语文课本,一个是思想品德课本。第三个部分进行对教科书的内容和古代孝道的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论语》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概念,近代的教科书完全否认,建议孩子主动地反对父母做违法的事情。通过分析,本论文预测儒家在中国的前途,决定如何来理解所谓的“儒家复兴”(Confucian revival)。孝道是中国文化一直有的传统,不只是儒家的概念。 《诗经》里,有几首诗赞孝子,颂父母对孩子的牺牲与贡献,比孔子早几百年。 《诗经》小雅章的『廖莪』道:“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鉼之罄矣、維曇之恥。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这首诗有三个主题。第一,对父母的爱和感谢。 第二,对父母去世的哀思。第三,父母对自己的巨大贡献与牺牲,想报复他们,也报不了。这首诗是孩子给父母写的,他那么爱父母,觉得没生命比没有父母好。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凱風』、 『素冠』、 『白華』等等,赞孝子或批评不孝子。《论语》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他的版本,“仁”字作为“人”。两个版本不同,但是意思还是能明白。孝子可以做人,可以仁,不孝子永远不会。意思是,只有那些承认父母对自己的牺牲能够当道德的人。仁也可以理解为惻隐之心。惻隐之心就是能够同情别人之心,如果不能同情自己的父母,无法同情别人,无法做到的人。上面引有子的话,虽然不是孔子之言,有子的话有逻辑性: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能孝弟的人,大概不会犯上。不犯上的人作乱事,不可能。孝道象一条根,生长出来的就是道。孝道和道,道德,的关系很明显。孔子讲孝道时,有三个要求。第一是“無違”第二是‘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第三是“色難”。 無違的意思是,父母在的时候,以礼仪对待他们,去世以后,以礼仪做丧事。这句话不是说要绝对顺从,而且父母做坏事时,应该向他们表达意见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孝道不只是养胃,而是精神上的要求,要求孩子尊敬父母。第三句话的意思是,面对父母时,千万不能展出不满意或反叛的样子,要保持冷静。《论语》的孝道看上去很简单,但《孟子》的孝道稍微复杂点。 《孟子》追叙舜与他父亲的故事。其父名瞽叟, 性顽劣,对儿子不满意。舜要结婚时,没有告诉父母。萬章来问孟子,“《詩》云: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j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把这个所谓的冲突解释为至孝.舜知道他父顽劣,如果知道舜要结婚,就会怀恨地拒绝。为防这事,舜没告诉父母。那不是违背父母吗?可能,但是父亲拒绝舜的婚姻违背传统的五伦概念,孟子所谓的大伦,“男女居室”。在这个情况下,两个传统沖突,很难解决.舜的解决方式是瞒父。父亲不知道舜要结婚,没法拒绝,不能违背传统的五伦。虽然舜做不孝事,他还是考虑父亲的,欲防父亲犯错。他没有反对父亲,也没让父亲犯错,同时把责任放在自己的身上.20世纪,在大陆很动荡的时代。清代崩溃、国民党上升、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活动象地震,把中国的地基动摇了。孔子和儒家受严厉批评(如《新青年》等刊物,五四运动等文化活动),责备儒家造成中国的政治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运动”和类似活动表现毛泽东和共产党对儒家的批评。改革开放以后,科举考试复原了,儒家慢慢在大陆复活了。按Makeham的分析,儒家在大陆复活有四个因素。第一是商儒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儒家和资本主义是兼容的.第二是香港和台湾的中国化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把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归功于港台地区的经济发展因素之一。第三是公民党对新儒家的财务支援。第四是非政府组织与儒家有关的活动,如开会,出版刊物,讲座等。到2013年,儒家的孝道概念已进入公立学校教科书。教科书有两种。第一是语文课上的,第二是思想品德课上的。语文课本用于教汉语语言,考试要求比较高(如背诵课文)上课时间比较多。第二中课本用于教道德观念,但考试要求比较低,上课时间比较少。语文课本用逻辑推理和情调方式促进行孝。“孝”字在二年级课本已经出来了,孔子的图像在三年级出现。顺从父母和“脸色”教训在五年级的课本呈现,但大部分的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父子或母子关系。故事的主题集中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对父母的义务隐含,没有直接说出。高中级别课本有几个故事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往后看,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又是情调的方式促进孝行。每年及都有思想品德课本,八年级的特地谈论孝道。这本教科书鼓励孩子孝父母,因为父母对家庭做巨大贡献,孩子应该报复。“生命是给予父母的”这句话出现好几次,隐含着孩子对父母有债务。按这本教科书,孝道是尊敬父母,避免忝父母,好好照顾父母。父母和孩子的互相义务不只是道德的要求,也有法律的。这种近代孝道与古代有一个不同点,否认“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鼓励孩子按法律办事,不能包庇父母违法行为。古代孝道有三个大方面,顺从父母,尊老敬长,控制脸色。孩子行孝不只是父母在的时候,也包括去世后的丧事等等。家外孝道要求孩子保护家庭的社会面貌。孝子应该“为父隐”,但最好是不要让父母做错事。孝道是“人之本”,不能行孝的人一般不会当道德的人。2013年教科书里,“孝”这个字还是保留的,书里也有孔子的图像。对孝子的要求还是顺从父母,尊敬父母,控制自己,但没有“子为父隐”的要求。教科书建议孩子按法律办事,不包庇父母的违法行为。近代孝道不只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父母和孩子都有互相关注的义务。孝不是“人之本”,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但是这个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学会感受和奉献这个爱就是孝道的表现,所以近代孝道和古代孝道,在道德这个方面,距离不大。古代和近代孝道区别不是很大,但是有不同点,意味着关系还是很近。2013年的教科书用逻辑关系推进行孝道,表示现代人更自律,应该自己决定当孝子。“子为父隐”的要求没了,按近代孝道不能包庇父母违法行为,而需主动向父母提意见,防止父母犯错。但是,这个区别只有在思想品德课本,语文课本没有这种故事或情况。那本论文的主要问题以回答,但是回答的意义是什么?大概有三个可能。第一,中国要回归传统儒家的价值观。第二,虽然教科书虽然促进儒家道德观,但是口惠而实不至。第三个可能在第一和第二的中间,有点像Makeham的理论,中国政府的目的是造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儒家就是一个不可少的中国特色。这三个可能之中,第三个可能最合适。中国的现代化很明显,回归传统道德观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文化不能轻易地扔掉儒家,早就进入中国文化。未来儒家肯定要当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问题就是影响多大,在哪个层次最明显,会不会影响国内外政策。因为“孝”字和其他来自儒家的观点还在教科书和法律出现,影响还是广大,从学生到裁判,都熟悉儒家的道德观。但是近代孝道的改变意味,至少在教育部,视野开阔,愿意与传统概念进行议论。在这个过程当中,传统概念适应对现代化的中国,儒家在中国还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