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氨氮已成为影响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首要指标,国家明确将氨氮纳入“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各级政府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在众多场镇修建了不同工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我国场镇污水处理方式大多借鉴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存在工艺不匹配、设备故障率高、出水难以稳定达标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巴南区某场镇污水处理厂折流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为研究对象,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诊断,并对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测,考察污水处理厂改造效果。诊断前,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进行了长期检测,观察进水水量水质变化规律;随后通过现场检测系统各处理单元常规水质并结合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该厂折流淹没式生物膜工艺进行工艺诊断。诊断过程中考察了折流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发现改造前的折流淹没式生物膜系统对氨氮(NH3-N)、COD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只有49.9%、46%和68.4%。在考察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同时,还探究了高效硝化菌剂、温度对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投加高效硝化菌剂后,污水处理系统对氨氮的降解能力提高了43.15%;温度对于系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象采用的是地埋式污水处理工艺,温度最低时水温在15.5℃,系统在低温时对氨氮的降解效果会下降14.4%。诊断发现该污水处理厂存在如下问题:缺氧池缺少回流混合液致反硝化不足;缺氧池至曝气池存在短流及折流板存在漏洞致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不足;曝气池曝气不均和曝气头堵塞导致溶解氧较低、进水C/N比较低及一些工艺故障致NH3-N不能达标排放(出水平均15.99mg/L)。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工艺改造为A/O生物膜工艺,在原先的过长厌氧段加装曝气装置改造为兼氧区,并将二沉池的污泥混合液回馈到初沉池与进水相混合,在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改造后出水NH3-N平均值为7.31mg/L,NH3-N平均排放浓度降低54.3%,NH3-N平均去除率提高了23.7%。最后本文将改造前的折流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与改造后的A/O生物膜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低C/N比的场镇生活污水,过长的厌氧段会消耗污水中不多的有机物,影响系统的脱氮效果,因此采用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A/O工艺,在满足脱氮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辅以化学除磷设备达到磷的去除是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