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左右,户外运动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此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户外运动发展势头日益迅猛,并且正在中国形成一股浪潮。然而,与户外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相比,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却极度贫乏。为了推进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本文选择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户外运动这一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现代户外运动的大众化发展,是伴随着西方户外运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其真正形成分类的体育项目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户外运动主要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健康、放松和休息、人际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险等多方面的需要,采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步行、滑雪、登山、骑自行车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种特定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户外体验活动。”与其他体育休闲活动相比,户外运动表现出参与过程中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性、参与过程受环境的影响和控制性、活动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2.通过调查表明,户外运动参与群体年龄主要分布在26-35岁,文化水平普遍很高(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多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公务人员等中产阶层职业群体,收入水平较高。每年平均参加户外运动6-12次,一般在周末或黄金周长假期间进行,每次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约1-2天。通常和其他户外爱好者和朋友一起在城市郊区和邻近地区进行。参与者户外活动内容主要为登山、穿越和滑雪等项目。参与目的主要是休息放松、健身、旅游观光和消遣娱乐。参与者每次活动花费多在200元以内,每年购买装备和设施的花费大致在500-2000元以内。3.户外运动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组织、商业户外运动组织和民间户外运动组织三个部分。户外运动网络社团和学生社团是重要的民间户外运动组织形式。目前为止,户外运动的整个行业法规体制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时间来完善。4.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主要对策为:加强户外宣传和教育、促进群众户外运动与专业户外运动的协调发展、保障活动的组织规范化和安全问题、建设和完善法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