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思潮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教育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等,这些研究丰富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逐渐丰富起来,不仅如此,在一些小学,对主体性教育还进行了实践研究。但是,用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来研究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中学生的发展的文章和理论少之又少,而中学生阶段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基于此,本研究将中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研究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希望对丰富教育学理论以及主体教育理论有一定作用,同时对于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基础,即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其中哲学基础以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为主,心理学以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威廉·佩里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以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学校是其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而且学校对于中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而研究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发展的情况显得尤为必要。鉴于此,在为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找到了理论基础后,对中学生在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展展开了论述。在认知活动中,中学生占有知识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其主体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用生存意义上主体性代替占有的主体性的发展,这种认知方式提出,不能将知识视为占有的对象,而应该将其视为平等的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即学生与知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灌输的对象,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毫无积极性、主动性可言,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严重的阻碍了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鉴于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改变教师知识权威的形象,建立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的关系等,这些都对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通过改变中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改变还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着手来改变,如在理论层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实践层面需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改变中学的学风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