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退耕还林工程由政府推动,广大农户为直接参与主体。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户的利益实现将决定农户的行为,而农户的行为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可持续问题,因此,农户的利益是我们研究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及后续政策制定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贵州省的两次实地调研基础上,利用对贵州省农户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农户利益在权利实现、政策认知、退耕还林对其收入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 在农户权利实现和政策认知中,选取了与农户利益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农民在退耕还林中的权利没有完全实现;(2)农民对目前的退耕还林政策比较满意;(3)但对未来(也就是补助到期后)的生活出路令人担忧。 在对农户收入短期影响的分析中,根据退耕前种植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将农户分为对土地依赖较强、中等、较弱三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统计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对农户的收入结构产生的影响,并以非退耕户作为参照,分析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三年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得出:(1)退耕还林对农民的种植业收入造成负效应;(2)退耕还林对农民的总收入带来正效应,但不显著,在不计补助收入的情况下,表现为负效应;(3)对土地依赖程度不同的农户,退耕还林政策对其影响是不同的;(4)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影响随贫困程度的加深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在对退耕还林地未来收益预期中,以马尾松林和核桃林分别作为生态林和经济林的代表,对其不同年份的净收益进行了预期,在此基础上,通过与退耕还林机会成本的比较,得出马尾松和核桃种植农户的收益情况。通过计算,得出:对贵州省退耕还林的农户,至少是对还生态林的农户来说,现行补助年限过短。 文章最后从补助标准、补助期限、林地流转政策、工程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五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