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是人类活动带入环境中的最具毒性的化学品之一,目前已对环境造成广泛的污染。目前研究已发现了TBT所具有的多种多样的毒性效应,其中引发细胞凋亡被认为是这众多的毒性效应在细胞层面的机制基础,然而目前TBT引发细胞凋亡的详细机制仍不清楚。TBT引发的DNA损伤在近年来被研究者所关注,然而相应的响应机制以及其与TBT诱发的细胞凋亡的关系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利用不同浓度的TBT,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实验模型,研究TBT对细胞中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与TBT诱发的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1-4μMTBT暴露HepG2细胞3hr,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细胞中关键的DNA损伤感受器——RFC(replication factor C)、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以及PARP-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的表达变化,借以考察TBT对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TBT暴露会抑制细胞DNA损伤修复的能力。此外,我们利用免疫印迹分析考察TBT暴露后,细胞中DNA损伤信号的关键传递者——PIKK(phosphoinositide 3-kinase-like kinase)家族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5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TBT诱发的DNA损伤信号可以通过ATR(ataxiatelangiec tasiamutated and rad-3 related)传递给p53蛋白。我们进一步利用转染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方法,考察了TBT暴露对p53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BT暴露后,p53会倾向性的激活促凋亡蛋白PUMA(p53-upregulated modulatorofapoptosis),并且天胱蛋白酶(caspase)活性亦被诱导,从而推动细胞走向凋亡。本研究首次报道了TBT对DNA损伤修复能力的抑制效应,同时首次探讨了TBT引发的DNA损伤以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不仅提示了我们TBT潜在的基因毒性机制,也为TBT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