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病及导师经验总结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胸痹心痛病是以胸部憋闷、疼痛或伴后背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冠心病心绞痛范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日益完善,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法完全解决,中西医结合治疗仍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对其相似的描述,后经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对其的认识逐渐完善,总结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有些治疗方法对当今医疗仍有很大的帮助。目的:金玫主任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吉良晨先生,临床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对胸痹心痛病的研究,提出重视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病,疗效显著。本文通过整理胸痹心痛病的文献资料及总结金老师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病经验,为治疗胸痹心痛病开拓思路,丰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学习研究历代相关经典著作,搜集整理有关胸痹心痛病及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的论述。以”胸痹心痛”、”从肾论治”为关键词,在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上收集近十年来发表的文献,整理出近代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病研究进展。通过一年多来跟导师出门诊,收集并总结病例,加之导师的言传身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导师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此病的经验。结果: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追述胸痹心痛病名的由来、历史沿革,探讨了不同时期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治法治则。发现了历代医家对于胸痹心痛病治疗多采用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化痰逐饮法,芳香温通法等,从肾论治虽古代就有论述,而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大法并不重视。第二部分论述心肾相关性的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究等。心肾相关性可以从精血互生,升降互济,五行生克,神志相通方面来论述。且现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究均为从肾论治胸痹心痛病提供了依据。经验总结:胸痹心痛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具有正相关性关系。1、肾为先天之本,蕴有真阴真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中精气是机体生理活动之根本,对机体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肾气虚衰,机体生理无法正常运行,心气亦不能正常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出现胸痹心痛。2、肾阴不足,心阴随之亏虚,心脉失其濡养,心脉瘀阻,故见胸痹心痛。3、肾阳不足可导致心阳亏虚,从而出现胸阳不振,导致阴邪上乘,痰浊、瘀血等可乘虚而入。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有肾阴虚、肾阳虚以及肾气虚之分,标实又有痰浊、血瘀、气滞以及寒凝之别。补肾活血法,补肾豁痰法,温肾祛寒法,补肾行气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应考虑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季节、地域等,用药特点中提出处方用药时应“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某些药物的不同炮制、剂量的选择均会影响药物的功效。
其他文献
根据西南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马铃薯储藏病害情况,从马铃薯储前预处理、储藏地点的选择、堆放方法、储藏管理共四个方面提出了西南山区马铃薯储藏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理论抽象、公式繁多、推导繁琐等特点,导致专业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需要针对不同课程开展课程分析。论文结合《信道编码》课程特点
本土化是一切理论舶来品的研究原则,外国理论不能直接拿过来、搬过来,要与本地实践相结合,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形成符合本土实际的理论形态。管理哲学弘扬“本土
对五四文化精神进行概要的提炼,重点考察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对于五四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实践情况,主要包括"从民主观的改造到新型民主的构建、从捍卫科学的价值观到培养科学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乃至世界哲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大棚内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Pb对辣椒的生长特性、Pb富集规律和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辣椒果实中的Pb含量与土壤中的Pb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0);
研究目的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GINA2004年估计当时全球约有3亿病例,儿童和成人哮喘患病率分别约为3.3%-29%和1.2%-25.5%,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此给个人及社会造成的
误报警是报警系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引起报警系统误报警原因较多,但可根据误报警是否由报警设备本身因素所引起将其分为两大类。要减少误报警,首先要努力提高报警设备的科技
为丰富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的基础资料,于2007—2009年对该保护区的斑蝶和弄蝶进行了采集、鉴定。结果显示,共有斑蝶5属8种,弄蝶10属13种。加上前人采集记录,茂兰保
<正>初冬的北京,尽管"APEC蓝"只是昙花一现.可足以让人们对战胜雾霾燃起无限的希望,对"充满阳光的日子"徒增了坚定的信。正是在这样的向往与憧憬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召开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