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腰痛颗粒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实验,检测自体髓核移植模型大鼠神经根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在临床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更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临床研究:从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30例,观察组(常规针刺结合腰痛颗粒剂)30例。治疗组选取椎间盘突出部位相对应的双侧夹脊,患侧的环跳穴,L4-5椎间盘突出加患侧阳陵泉,L5-S1椎间盘突出加患侧委中。观察组选取肾俞、大肠腧、腰阳关、委中、阿是穴为主穴,配合辨证取穴。两组同时予腰痛颗粒剂组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均予治疗2周。2.实验研究: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5组:夹脊电针组、腰痛颗粒剂组、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夹脊电针组、腰痛颗粒剂组、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组共24只大鼠建立自体髓核移植模型。模型对照组造模时仅暴露L5神经根,不放置髓核。术后一周,大鼠伤口愈合结痂后开始治疗,夹脊电针组选L5、L6神经根双侧的夹脊穴针刺深度为5mm,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予连续波形,0.2mA,留针30min;腰痛颗粒剂组予相应剂量的腰痛颗粒剂溶解后灌胃;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组予夹脊穴电针加腰痛颗粒剂灌胃,操作同上;模型对照组给予凉开水灌胃;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针灸和灌胃均为每日一次,治疗2周。实验结束后,行多甲心脏灌注,取L5神经根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根中iNOS的含量。结果1临床研究:治疗组的30例患者当中,治愈3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1例,观察组中,治愈1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2实验研究:神经根中均可见iNOS阳性表达,测各组IOD数值后结果提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夹脊电针组、腰痛颗粒剂组、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组的IOD数值明显降低(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神经根中iNOS的含量,且夹脊电针组和腰痛颗粒剂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夹脊电针组和腰痛颗粒剂组相比较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组IOD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临床研究: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观察组的有效率,说明在临床治疗LDH时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腰痛颗粒剂。2实验研究:结果说明夹脊电针结合腰痛颗粒剂对降低神经根中iNOS的含量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