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地区差异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一国借助对外直接投资(OFDI)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成为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学者们开始对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较少关注不同地区通过OFDI获取技术的差异性,也大多忽视了吸收能力因素对于溢出效应的影响。本文从地区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地区差异性展开理论和实证层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机制以及地区吸收能力对该效应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从企业(技术资源的获取、技术资源的转化、技术再创新、研发成本分摊机制和收益反馈机制),产业(竞争和示范效应)和国家(产业关联和产业扩散效应)三个层面进行的,其中企业层面还可能由于OFDI挤占研发成本而产生技术“挤出”效应。地区吸收能力可以被解构为技术获取、技术转化、技术再创新三大能力维度,这三大维度分别影响着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三个阶段。而地区吸收能力的各具体要素正是通过作用于以上三个维度,从而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接着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纯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地区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还没有显现,但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后发现,东部地区的效应显著为正,中、西部地区效应不显著甚至出现了负效应。鉴于这种地区差异,本文进一步使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地区吸收能力各要素对该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当地区人力资本、研发强度、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差距达到一定门槛值时,才会出现积极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最后本文对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大型机组汽动给水泵在低负荷下,仅靠改变主汽轮机抽汽点来满足小汽轮机进汽参数的方法经济性不够好,提出了在原汽动系统中加装压力匹配器,并利用主机高压抽汽引射低级抽
不同的运动强度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变化;热环境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行营养素补充对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以乙酰基高直链淀粉和大豆蛋白为原料,经模压成型制成乙酰基高直链淀粉/大豆蛋白塑料,对该混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水性、热稳定性、加工特性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乙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舞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娱乐性、延续性、即兴性等特点,能融合各民族间的关系,以及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人民身心健康。社会舞蹈指的是非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