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与“储蓄防老”的替代与互补——以济南市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出台,我国人口结构的调整将影响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养儿防老”与“储蓄防老”作为当今事实上两种典型的养老模式,存在着替代与互补关系,关于这两种养老方式的研究再次成为养老领域的热点话题。  首先,本文以理性人等假定为前提,运用个人最优养老选择模型和实际“联合决策”的养老选择模型定性分析了个人最优养老选择决策,以及“养儿”与“储蓄”不同的组合形式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子女的赡养能力和意愿及养老储蓄资金的数额决定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并且决策者为达到一个更高的老年生活质量,需要“养儿”和“储蓄”两种方式互补进行。  本文从实证层面分别测算了济南市各区县的“养儿防老”模式对“储蓄防老”模式的替代程度。得出的结论是:济南市市区居民对“储蓄防老”的依赖程度明显大于农村,农村地区居民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生活层面上对“养儿防老”模式的依赖程度均较大,其中平阴县和商河县尤为突出。测算结果还表明城市居民对“储蓄防老”的平均依赖程度为81%,而农村居民对“储蓄防老”的平均依赖程度仅为29%,可见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模式依然盛行。  把握了济南市各地区养老模式的主要特征之后,本文分别分析济南市城市及农村地区养老模式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事人健康情况”、“子女情况”、“人均消费”、“子女给予的养老补助”、“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家庭关系”、“养老保险状况”以及“可支配收入”是城市居民选择“储蓄防老”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个人收入”、“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婚姻情况”、“家庭规模”、“家庭子女情况”、“养老保险状况”以及“交通状况”是农村居民选择“养儿防老”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掌握了各地区养老模式偏好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又明确了济南市城区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养老模式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可为未来各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养老模式改革措施提供有力依据。并且在目前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该研究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及探索中国式的养老之道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其他文献
Employing even higher voltage level to promote power transmission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program of power transmission from west to east. The in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民社员联合所有、民主控制、经济参与并受益的金融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制度安排,其发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经营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既具有必
2007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和汇率市场同时成为焦点的一年,全年人民币上涨5010个基点,累计升值达到6.42%,为2006年的两倍,远远超出此前的市场预期。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人民币累
学位
本文选用了近十年的省域数据,构建公共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指标体系,计算出公共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数,根据系统耦合理论分析了省域之间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