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读取信息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动态实时通信,可以随时对物体进行追踪监控,是识别物体身份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RFID广泛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交通管理、门禁防盗、工业应用等领域,RFID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RFID无线通信方式的开放暴露等特性,使得RFID系统易遭受攻击者攻击,个人信息易被窃取泄露,从而给个人带来损失。因此我们在享受RFID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强烈要求我们的个人隐私得到保护。所以在推广普及RFID技术的同时,如何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围绕基于逻辑运算的RFID隐私保护模型和协议,在综合分析已有的隐私保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pplied pi演算的单步认证协议,并且运用概率分布设计了一个基于逻辑运算的RFID隐私保护模型PMPD以及满足该模型隐私保护性的ESPP协议,同时设计完成了相应的仿真实验。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概述了RFID系统的组成,讨论了现有的两类RFID系统隐私保护机制:物理机制和密码机制。然后从密码机制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基于预言机的RFID隐私保护模型和基于逻辑运算的RFID隐私保护模型,并分别举例分析了各个模型的算法和特点,以及各模型之间的联系。  (2)针对单步认证协议便捷的身份认证特性,设计了一个基于Applied pi演算的单步认证协议,即RFID标签快速认证协议。该协议简化了认证过程,提高了协议的执行效率。该协议不仅花费较小的通信开销,同时还能抵抗重放攻击、窃听攻击和跟踪或位置隐私攻击。此外,我们用基于逻辑运算的Applied pi演算证明了该协议的隐私保护性,即不可跟踪性和前向安全性。  (3)针对基于逻辑运算的Applied pi演算只能证明单步协议的不足,本文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证明多步协议隐私性的RFID隐私保护模型PMPD。该模型是一种基于逻辑运算的RFID隐私保护模型,该模型用概率分布定义了RFID系统、攻击者,形式化了隐私。  (4)基于PMPD模型相应地提出了一个高效安全的隐私保护协议ESPP,并用PMPD模型形式化了ESPP协议,证明了该协议的隐私保护性。此外,该协议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5) EPC Global Class-1 Gen-2标准下的RFID标签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都很有限,因而当前众多的RFID协议无法在现有的硬件平台上实现。TinyOS核心程序小,适用于节点存储资源有限的情况,它还能运行较为复杂的函数计算。为使协议仿真能更接近实际运行,本文选择在TinyOS系统上进行ESPP协议的仿真实验,测试该协议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