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进入聚居,就学会了利用空间进行避灾、防灾、甚至抗灾的实践。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分工开始细化,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也开始深入到针对每个灾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而从总体上进行城市空间防灾减灾的研究则较少。城市空间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往往需要面对不同已知和未知各种类型的灾害,且各种灾害所需要的防灾控制要求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往往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现灾害就往哪里补救,缺乏利用整体城市空间主动来防灾减灾的研究。山地城市是灾害多发地区,其灾害的形成不仅是城市空间本身的问题,还牵涉到城市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城市表现出的空间形态。论文以复杂系统研究为主要方法,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对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类型进行剖析,发现各类灾害过程对城市的影响在于宏观破坏生态环境,中观破坏城市结构形态、微观破坏城市空间要素。基于此,论文探讨了宏观城市外部环境、中观城市结构形态、微观城市(内部)空间构成与城市灾害形成、发展以及衰减全过程的作用机制规律,并试图通过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建立起提高城市空间适灾能力的方法体系。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剖析问题—理论建构—机制探析—规划干预”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构成、城市结构形态在灾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初步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及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关联作用模型;并通过对前三者的规划调适,改变灾害在3个阶段的不同输出状态(灾害形成阶段,通过调适相关空间要素阻止灾害的发生;灾害发展阶段,通过控制相关空间要素限制灾害的扩大;灾害衰减阶段,则通过改变相关空间要素促进灾害的快速衰减),以达到通过调控城市空间构成要素来控制灾害的目的,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一)、在对西南山地城市灾害与城市空间作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空间形态等方面综合进行主动防灾减灾的思路,提出城市空间适灾的理念,把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防御”进一步扩展到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并系统阐述空间适灾理念的构成、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空间适灾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城市灾害的发生不可能根本杜绝,相反各种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和随机性使得城市防不胜防。因此,城市在尽量预防灾害发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高城市空间的弹性,即既可防灾又可容灾,具有较好的防救能力,还可以在灾害过后支撑恢复重建,减少城市遭受的损失(论文1-3章)。(二)、详细分析了城市空间构成要素与灾害过程的关系,对各个关键要素在城市空间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总体认识层面,可概括为城市所处的大环境即城市外部环境、城市本身的空间构成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3个方面。论文4-6章分别对涉及这3个方面的因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在灾害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中第4章分析了城市外部环境的适灾作用,其适灾特征表现为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可容纳性和生态性。第5章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适灾构成要素,分别从城市空间适灾的功能系统、骨架系统、实体系统、支撑系统和引导系统进行研究,并探讨各空间系统要素的适灾机制。第6章分析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多组团特征;西南山地城市的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特征;西南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引导空间形态发展特征;以及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自组织特征。这些特征是影响城市空间适灾作用的重要因素(论文4-6章)。(三)、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城市形态3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影响要素,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关联作用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在灾害形成-发展-衰减3个阶段输入与输出因子系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3个阶段的规划干预策略:灾前干预、灾中控制、灾后重构。以期通过对规划因子要素的调节,发挥城市空间在灾害过程不同阶段对灾害系统的调控作用,达到控制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破坏、或促进灾害衰减的作用,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干预能力。(四)、最后基于各空间因子要素的研究分析,及模型的推演功能,提出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的理想模式。论文研究试图探讨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的突破点,以期为西南地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