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256层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痛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探讨、分析一次性动态联合检查同时显示胸部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能力,评价图像质量能否满足影像诊断及临床需要并分析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开展低剂量MSCTA检查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经我院临床医师确诊的50例急性胸痛患者,全部行256层螺旋CTA(MS-CTA)检查,所有的患者在检查中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容积扫描完毕后,对每一患者采用不同 R-R时相间期进行薄层容积重建,传输至工作站后采用VR、MIP、CPR及MP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分别显示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选择同期单独行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肺动脉MSCTA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冠状动脉成像40例、肺动脉成像30例和主动脉成像20例,两组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一次性动态联合检查成像质量,以及是否可以满足影像诊断及临床需要。记录下每例患者在检查的时候由机器自动生成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mGy)和扫描长度,以CTDIvoI×SL(扫描长度)得出剂量长度乘积[DLP(mGy×cm)],最后换算成有效剂量ED(mSv)。对所有数据输入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所有患者行胸痛三联MSCTA检查时扫描的平均时间为(7.0±1.0)s,平均总检查时间(18.3±1.6)s,对比剂的用量为85~100ml,注射流速4.5ml/s。对照组按照经验法人为设定扫描参数及条件,扫描平均时间(4.0±1.0)s,总检查平均时间(16.2±1.7)s,对比剂用量75ml。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两组比较,研究组成像质量低于对照组, 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主动脉各段的成像质量中,两组的图像质量相当,两组间成像质量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肺动脉整体及其大的中央段、周围段显示方面均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辐射剂量,研究组DLP为(828.23±68.14) mGy﹒cm,冠状动脉组为(701.40±50.21)mGy﹒cm,主动脉组为(822.92±65.81)mGy﹒cm,肺动脉组为(821.88±66.23)mGy﹒cm;研究组 ED为(11.02±1.28)mSv,冠状动脉组为(7.18±0.48) mSv,主动脉组为(10.93±1.19) mSv,肺动脉组为(10.38±1.08) mSv,研究组与各自的对照组(主动脉组、肺动脉组)两两对照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与单独的冠状动脉组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256层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痛患者检查中可同时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及其分支图像,一次检查对上述诸动脉显示的成像质量与单纯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成像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由分析可知一次性动态联合检查能满足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需求,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尽管MSCT三联检查射线剂量比单纯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检查为高,但要比三种造影分开检查所受剂量总和低得多,为临床积极开展低剂量MSCTA检查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