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过度激活、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盐酸替罗非班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阻断了这条各种血小板激动剂产生激活信号的最后传导通路,抑制血小板作用强,因此,应用替罗非班可以迅速缓解血栓事件,恢复冠状动脉有效血流,减少急性、亚急性血栓的形成和进展,同时还能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微血栓脱落引起的血管远端栓塞的发生率,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改善微循环,增加梗死相关区域再灌注。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1例进行了研究,分为试验组(罪犯血管开通前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24例,对照组(静脉内常规应用替罗非班)27例。对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1)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试验组患者TIMI3级血流获得率为95.8%,对照组为74.0%,P=0.033;试验组校正TIMI计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为22.16±1.43,对照组25.77±2.02,P=0.037,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均值(术后1-2周)59.87±7.56较对照组55.59±11.06高,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12.5%较对照组14.8%低,无统计学差异。(4)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只出现1例牙龈出血,两组均未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它药物不良反应。出血事件发生率试验组vs对照组:4.1%vs 3.7%,P=0.932。血小板计数(109/L)试验组vs对照组:204.62±54.11vs 226.148±53.8,P=0.54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罪犯血管开通前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改善梗死区域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降低短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