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隶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是一种类反转录病毒(pararetrovirus),其基因组为不完全环化的双链DNA,大小在7.2 kb~9.2 kb,包含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region,IR)及三个典型ORFs(ORF1、ORF2、ORF3),其中ORF3最大,编码一个~216 kDa多聚蛋白,包含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AP)、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和RNA酶H(ribonuclease H,RNase H)等保守功能区。目前,已经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中发现了杆状DNA病毒,但尚未在高寒地区的植物中发现此类病毒。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豆科(Leguminosae sp.)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中亚高寒地区。在前期研究中,本实验室前期以塔克拉玛干地区的疏叶骆驼刺为实验材料,构建了疏叶骆驼刺的转录组数据库。Blast分析发现其中2个转录本与已知杆状DNA病毒基因组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且其丰度与干旱胁迫正相关。这些数据暗示,疏叶骆驼刺中可能含有一种杆状DNA病毒,因而暂时命名为疏叶骆驼刺杆状病毒(Alhagi bacilliform virus,ABV)。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继续开展了ABV基因组克隆、序列分析、进化树分析,以及ABV编码基因及调控序列功能的研究,具体如下: 1)ABV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以塔克拉玛干疏叶骆驼刺总DNA为模板,利用PCR分段克隆,获得了长度为7068 nt的ABV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没有发现完整的IR及ORF1序列,但推测其含有对应杆状DNA病毒ORF2、ORF3、ORF4的遗传信息,且ORF3编码蛋白包含典型的AP、RT-RNaseH及CP等保守功能区;利用保守功能区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杆状DNA病毒属成员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ABV与杆状DNA病毒具有较高同源性;根据系统进化树分析及ICTV规定的杆状DNA病毒分类标准,证明ABV隶属于杆状DNA病毒属,为该病毒属的一个新的种。 利用Southern杂交和反向PCR证明了ABV基因组已经整合进入疏叶骆驼刺基因组,以内源类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pararetroviruses,EPRV)的形式存在,且整合的ABV元件可能经历了复杂的DNA重组。 分析了我国西北12个不同地区(包括塔克拉玛干)的疏叶骆驼刺总DNA,结果仅在阿克苏温宿县、阿克苏乌什县和阿拉尔市等三个邻近地区的样本中没有扩增得到ABV RT-RNaseH保守区,表明ABV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疏叶骆驼刺中广泛存在。 2)ABV ORF4启动子及编码蛋白功能的初步分析 利用qRT-PCR证实了PEG处理能够诱导疏叶骆驼刺幼苗ORF4 mRNA的表达,由此推测内源ABV元件可能与疏叶骆驼刺抗旱特性正相关。 克隆了ABV ORF4启动子(ORF4-P),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ORF4-P-GUS,转化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与GUS定量分析,证明ORF4-P具有干旱诱导表达的特征。 克隆了ABV ORF4基因,瞬时表达分析显示ORF4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ORF4,转化拟南芥,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ORF4植株表现莲座叶增多,抽薹推迟等特征,且在甘露醇处理条件下,其根系明显长于野生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典型高寒荒漠植物—疏叶骆驼刺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杆状DNA病毒—ABV,并揭示ABV以内源病毒形式存在于疏叶骆驼刺;根据ABV ORF4启动子及编码蛋白功能的初步分析,疏叶骆驼刺可能利用内源ABV元件,调控基因表达或表达蛋白,从而提高其抵御非生物胁迫比如干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