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患者中LILRA3基因多态性,外周血中IL-25/IL-17RB的表达及其对LPS诱导的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临床上表现为血管狭窄和闭塞、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从而导致肢体、内部器官和脑供血不足,目前关于大动脉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遗传因素在大动脉炎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A3(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A3,LILRA3)基因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03294是TAK的易感基因,已有研究证明LILRA3的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且LILRA3基因6.7 kb的缺失存在着地理区域和种族的差异,亚洲人群的缺失率高于欧美国家,LILRA3基因上SNP位点rs103294在中国TAK患者中的作用尚未研究,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了LILRA3基因上rs103294的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目的:研究TAK外周血中LILRA3基因上SNP位点rs103294的基因多态性及蛋白表达,及其与血管分型和单核细胞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确诊的TAK患者和7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一代(Sanger)测序方法分析LILRA3基因上SNP位点rs103294的基因多态性,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LILRA3蛋白表达;采用X~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LILRA3基因上SNP位点rs103294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血管分型和单核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TAK患者与健康对照组LILRA3的SNP rs103294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K患者与健康对照组LILRA3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样本TT、CT和CC基因型的LILRA3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TAK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血管分型无相关性(P>0.05)。TAK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AK组单核细胞数升高,但与LILRA3蛋白表达量无相关性(P>0.05)。TAK组LILRA3蛋白表达量与CRP有相关性(P<0.05),与ESR无关(P>0.05)。结论:在TAK患者外周血中LILRA3的SNP位点rs103294基因多态性及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基因型和LILRA3蛋白表达量与大动脉炎的血管分型和单核细胞数升高无关。TAK患者外周血中LILRA3蛋白表达量与CRP有关,LILRA3可能参与TAK的疾病活动。背景: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大血管的肉芽肿性炎症,早期可见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随着疾病的进展,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血管扩张形成动脉瘤。近年来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 Fibroblasts,AF)作为血管外膜的主要成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血管损伤时,外膜的成纤维细胞能被激活,转化为收缩能力更强的肌成纤维细胞,然后迁移到血管壁的内膜,促进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重构,管腔狭窄。由于大动脉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血管病变,在本研究中选择小鼠主动脉血管外膜作为研究对象,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常作为一种刺激物来诱导细胞损伤,在本研究中选择LPS建立体内炎症模型。本课题组前期采用包含20240种人类蛋白组高通量芯片(Hu Prot芯片)小样本筛选和大样本验证的二阶段研究策略发现TAK新的自身抗体--抗IL-17RB抗体。IL-17RB属于IL-17家族的受体,它的配体包括IL-17B和IL-25(IL-17E),但IL-25与IL-17RB的亲和力远高于IL-17B,IL-25与IL-17RB在大动脉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IL-25通过IL-17RB和IL-17RA发挥作用,IL-17通过IL-17RA和IL-17RC发挥作用,IL-25与IL-17共用IL-17RA亚基,但是IL-25和IL-17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研究了IL-25和IL-17RB在大动脉炎外周血中的表达,IL-25、IL-17和IL-17RB对LPS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目的:研究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25和IL-17RB的表达情况,研究IL-25/IL-17RB对LPS诱导的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作用,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外周血中IL-25和IL-17RB蛋白水平的检测:收集47例确诊的TAK患者、血管炎疾病对照组(12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16例BD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ELISA检测TAK患者和HC血清中的IL-25和IL-17RB蛋白水平。分析IL-25和IL-17RB与TAK血管分型及炎性指标(ESR、CRP)的相关性。2.炎症模型的建立:设立空白组和不同的LPS浓度(0.01μg/m L,0.1μg/m L,1μg/m L,5μg/m L,10μg/m L,100μg/m L,200μg/m L),通过CCK-8法检测AF细胞的活性,确定最佳干预浓度。通过PCR检测IL-6的m RNA水平确定造模是否成功。3.体外实验:购买小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原代细胞),实验分组为正常组,不同干预组(LPS组,LPS+IL-25组,LPS+IL-17组,LPS+IL-25+IL-17组),IL-17RB-si RNA转染后干预组(si RNA+LPS组,si RNA+LPS+IL-25组)。4.si RNA转染实验:设计合成IL-17RB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通过si RNA-mate转染试剂将si RNA转移至AF中。本实验中设置健康对照组和IL-17RB干扰组(si RNA组)。使用q RCR检测IL-17RB的抑制情况,筛选出干扰率最高的si RNA进行后续实验。5.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检测方法:(1)CCK8法检测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各组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的情况;(2)采用ELISA检测MMP2和9、MCP-1、TGF-β1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q PCR检测α-SMA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1.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RB和IL-25蛋白水平的分析:与健康对照组、血管炎疾病对照相比,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的IL-17RB蛋白水平增加(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大动脉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白塞病中,IL-25蛋白水平升高(P<0.05)。2.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RB和IL-25蛋白水平与血管分型的相关性: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RB蛋白水平与大动脉炎的血管分型有关(P<0.05);IL-25蛋白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炎的血管分型无相关性(P>0.05)。3.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RB和IL-25蛋白水平与ESR、CRP的相关性分析:IL-17RB蛋白水平与ESR有相关性(P<0.05)。IL-17RB蛋白水平与CRP无相关性(P>0.05)。IL-25蛋白水平与ESR、CRP的无相关性(P>0.05)。4.炎性模型的建立:通过CCK8检测不同LPS浓度干预组的OD值,结果显示LPS浓度为5ug/m L是最佳浓度,且能显著升高IL-6 m RNA的表达水平。5.IL-25和IL-17对LPS诱导的AF功能的影响(1)增殖:与正常组相比,LPS能显著促进AF的增殖(P<0.05)。IL-25和IL-17均能促进LPS诱导的AF的增殖(P<0.05);与IL-25单独干预组相比,IL-25和IL-17共刺激抑制了AF的增殖(P<0.05);与IL-17组相比,IL-25组对LPS诱导的AF促进增殖的作用更强(P<0.05)。(2)凋亡:与正常组相比,LPS不能促进AF的凋亡;IL-25、IL-17和IL-25+IL-17均不能促进LPS诱导的AF细胞凋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迁移:与正常组相比,LPS组促进AF的迁移;IL-25、IL-17和IL-25+IL-17组均能促进LPS诱导的AF的迁移。IL-25对LPS诱导的AF迁移作用强于IL-17;IL-25和IL-17共刺激组对LPS诱导的AF的迁移作用强于单一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炎性因子的影响:1、IL-25和IL-17均能升高α-SMA m RNA的表达水平。2、与其他干预组相比,IL-25和IL-17共刺激组降低了LPS诱导的AF分泌的MCP-1、MMP9和TGF-β1的蛋白水平,升高α-SMA m RNA的表达水平。3、IL-17降低LPS诱导的AF分泌MMP2的蛋白水平。6.转染前后IL-25/IL-17RB对LPS诱导的AF功能的比较通过转染IL-17RB-si RNA敲低IL-17RB的表达,研究IL-25/IL-17RB对LPS诱导的AF功能的影响。(1)增殖:与未转染IL-17RB-si RNA组相比,转染后LPS组显著升高AF的增殖率(P<0.05);转染后IL-25组降低AF的增值率(P<0.05)。(2)凋亡:与未转染IL-17RB-si RNA组相比,LPS组和LPS+IL-25组刺激组均不能降低AF的凋亡率(P>0.05)。(3)迁移:与未转染IL-17RB-si RNA组相比,LPS组和LPS+IL-25组细胞迁移率均降低(P<0.05)。(4)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与未转染IL-17RB-si RNA组相比,转染后的LPS+25组中MCP-1、TGF-β1、MMP9蛋白水平和α-SMA m RNA表达水平降低,MMP2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1.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25和IL-17RB蛋白水平增加。2.大动脉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RB蛋白水平与ESR和血管分型有相关性。3.IL-25和IL-17协同促进LPS诱导的AF的迁移,IL-25和IL-17在增殖及炎症因子的作用可能发挥着拮抗的作用。4.IL-25/IL-17RB促进LPS诱导的AF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上调炎症因子的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三年降压治疗及管理,观察血压控制水平及长时血压变异性和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以及降压治疗是否可以改善动脉僵硬度,为老年高血压人群制定更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本研究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血压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60-80岁的高血压患者411例,收集患者的个体资料如性别、年龄、民族、个人患病史、家族疾病史等信息,一般情况如
学位
目的:本研究对结直肠癌和膀胱癌组织和体液中突触核蛋白-γ(SNCG)的表达进行检测,为探讨SNCG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对于结直肠癌和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等的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结直肠癌中SNCG的表达:收集126例行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远端组织,同时收集126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104例健康人群血清及40例患者手术前后尿液,对所收标本中SN
学位
报纸
目的:探究5-ALA光动力疗法(PDT)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5-ALA组、激光照射组、5-ALA-PDT组,每组10只。5-ALA组、5-ALA-PDT组分别予瘤内注射40 mg/kg的5-ALA无菌生理盐水溶液,模型组、激光照射组给予瘤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 h避光后,激光照射组、5-ALA-PDT组用630 nm激光治疗仪局部照射瘤
学位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Eplerenone)能否有效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认知功能损伤,并探讨依普利酮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自噬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及给药将12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3组:SHR-Veh组、SHR-EPL30组(依普利酮30mg/Kg/d)、SHR-EPL100组(依普利酮100mg/Kg/
学位
报纸
目的:本研究探讨mi R-122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 UCB-MSCs)增殖和诱导向肝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mi R-122修饰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生理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收集、培养及mi R-122转染:将收集的脐带血通过磁激活细胞分选的方法分离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
学位
目的:1、评价IOTA简易标准、超声与超声联合IOTA简易标准三种方法对卵巢非良性病变的诊断效果,并进行比较。2、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联合IOTA简易标准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且术后病理结果为卵巢肿瘤的196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其中64例交界性卵巢肿瘤(4例双侧,共68个肿块)、87例良性卵巢肿瘤、45例恶性卵巢肿瘤。2、两
学位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B细胞及其产生的自身抗体在RA发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RA患者及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动物模型体内B细胞存在异常活跃及分化、分泌功能异常。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一种典型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
学位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临床特征,以及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后视网膜脱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临床资料和病例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接受白内障手术后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研究调查发现,白内障手术之后出现的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主要是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并
期刊